趙雪巖,文 磊,劉宏濱,張傳開,張 倩
?
·臨床經驗·
第1掌骨橈背側皮瓣在各手指甲床缺損修復中的應用
趙雪巖,文磊,劉宏濱,張傳開,張倩
[摘要]目的探討利用第1掌骨橈背側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修復各指甲床缺損的可行性。方法選擇63例63指,為甲床或指端缺損,均利用第1掌骨橈背側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修復。結果63例皮瓣全部成活,傷口愈合良好,皮瓣外形、質地良好。結論第1掌骨橈背側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可用于修復各手指甲床缺損的創面。
[關鍵詞]第1掌骨橈背側皮瓣;甲床缺損;修復
作者單位:221004江蘇徐州,解放軍97醫院骨科
引用格式:趙雪巖,文磊,劉宏濱,等.第1掌骨橈背側皮瓣在各手指甲床缺損修復中的應用[J].東南國防醫藥,2016,18(1):80-81.
在部隊訓練及日常生活中,各種手指損傷經常可見,而指甲位于指端,故易受機械重物或門等擠壓致傷,甲床損傷是常見的門、急診疾病,占指端損傷的15%~24%[1]。臨床上,甲床缺損治療相對比較困難,手術修復方法各有不同。如在急診時多采用殘端部分指骨后直接縫合、推進皮瓣和甲床擴大成形術、局部甲床轉移修復、自體足趾斷層甲床游離移植、皮片游離移植、趾甲瓣移植、任意皮瓣或游離皮瓣修復等。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科應用第1掌骨橈背側皮瓣修復各個手指甲床缺損創面63例,手術結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本組病例63例(63指),男50例,女13例,年齡19~56(38±2.4)歲。致傷原因:皮帶齒輪擠傷23例、沖床傷19例、機器刮傷13例、刀切傷8例。損傷手指為:拇指13例、食指26例、中指11例、環指7例、小指6例,其中伴指骨骨折21例。63例中外傷缺損48例,均為急診手術,甲床壞死后指骨外露15例,為擇期手術。皮瓣選擇面積為3.0 cm×2.0 cm~2.0 cm×1.2 cm。
1.2手術方法
1.2.1清創止血在臂叢麻醉起效后,患側上肢應用氣壓止血帶。徹底剪除創面及創緣污染失活組織。對于甲床部分殘留的予以保留,5-0無損傷縫線修復挫裂甲床;甲床全部缺損或壞死的予以去除甲根。伴有骨折損傷患指,行克氏針固定或小型螺釘進行內固定[2],骨塊較小的根據情況予以剔除,創面均用電凝止血。
1.2.2皮瓣設計根據手指甲床缺損面積的大小,皮瓣設計在手背第一掌骨橈背側,皮瓣軸線為拇指腕掌關節橈側與拇指指間關節橈側連線,以拇指近節橈側中段為旋轉點,該旋轉點最遠不越過指間關節。皮瓣的蒂部設計成三角形,以防止皮瓣旋轉后卡壓皮瓣壞死[3]。
1.2.3皮瓣切取先于皮瓣近端切開皮膚及皮下軟組織,解剖分離出拇指橈背皮神經,根據神經的走行來調整皮瓣位置,務必將皮神經保留于皮瓣內。然后自皮瓣兩側深筋膜下切開皮瓣兩側邊緣,盡量保留兩側深筋膜,防止皮膚于皮下組織分離,切取皮瓣至旋轉點,蒂部保留0.5~1.0 cm皮蒂,注意蒂部禁止電凝止血,影響皮瓣血供。拇指予以逆行掀起皮瓣經明道轉移至創面縫合;示中環小指予以屈指與皮瓣相連帶蒂縫合創面,皮瓣供區直接縫合,皮瓣下及供區均放置皮片引流。
1.3術后處理術后患肢抬高,護架燈烤保溫,常規采用抗炎、改善循環、消腫等治療,示中環小指屈曲位外固定,監測皮瓣血運,定期換藥,防止皮瓣蒂部扭轉、卡壓。術后2周拆線,示中環小指皮瓣3周斷蒂,行康復功能鍛煉。手術后及時正確的康復訓練是手術成功的保障[4]。
2結果
本組皮瓣全部成活,傷口均一期愈合。其中3例皮瓣術后早期出現色暗紫,表皮下水泡,考慮為皮瓣縫合過緊,蒂部腫脹引起,予以拆除縫線1~2針,抬高患肢,皮瓣腫脹慢慢減退,顏色轉紅。術后隨訪3~18個月,手指皮瓣外形良好,質地柔軟,不臃腫,無破潰。皮瓣供區活動正常,虎口無攣縮。根據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5],本組獲優60例,良3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
3典型病例
患者男,22歲,戰士,坦克履帶擠傷致右食指甲床及末節背側部分缺損,指骨外露。清創后創面為2.5 cm×1.2 cm。術前完善檢查,無手術禁忌證,急診于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行清創、第1掌骨橈背側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修復創面術。術后皮瓣成活,2周拆線,3周斷蒂。傷口愈合,隨訪6月,皮瓣質地良好,手指外形滿意,遠指間關節活動度0°~50°,功能恢復良好。手術操作過程見圖1。

1.右手食指甲床缺損,指骨外露;2.皮瓣設計;3.皮瓣切取;4.皮瓣縫合后圖1 手術操作圖
4討論
甲床的再生能力較弱,損傷后易導致指甲畸形或無甲,嚴重影響手指功能[6]。手指甲床缺損的修復,在臨床上很難有一種現成的方案可采用[7]。趾甲瓣或部分踇甲瓣游離移植[8-10]已成為修復大面積指甲缺損的主要術式,但部分患者拒絕損傷足趾或承擔壞死風險,需另選一種有效且操作相對簡單的皮瓣修復。殘端修整會縮短指體長度,影響功能;傳統推移皮瓣及甲床擴大[11]術式,常用于甲床缺損面積較小的患者;甲床斷層移植[12]或自體真皮修復[13-15],不適用于指骨裸露的創面;指動脈逆行島狀皮瓣將損傷手指主干血管。對于拒絕損傷足趾或承擔壞死風險的甲床缺損患者,本術式可為患者選擇的一種修復方法。
手術優點:①供區皮神經的解剖位置相對恒定,設計及切取皮瓣操作簡單,不會損傷主要血管,不影響肢體血供,皮瓣成活率高;②供區一般均可直接縫合,無需植皮,功能相對影響較小,不會導致虎口攣縮;③可用于修復較大面積甲床缺損,較好地保留指體長度;④手術操作簡單,不需熟練顯微外科技術及特殊器械設備,部隊基層醫院可開展;⑤為手損傷中甲床缺損及壞死者提供一個新的修復方法。缺點:該術式適用于修復單指損傷,患指無指甲生長,對手指外形和功能有一定影響,若患者對手指外形要求較高,則不能使用。
注意事項:①創面徹底清創,防止感染,殘存的指甲及甲根應徹底清除,防止術后出現嵌甲疼痛;②皮瓣設計面積需略大于創面,以免縫合過度緊張,術后腫脹,影響皮瓣血液循環;③術中應解剖仔細,操作輕柔,先探及神經,確保神經在皮瓣內,保證皮瓣血供;④皮瓣蒂部保留部分皮蒂,以緩解皮瓣旋轉后壓力;⑤術后若皮瓣出現張力性水泡,需早期抽水,可拆除縫線1~2針,防止蒂部扭轉;⑥手術前認真查看拇指及第1掌骨背側區域皮膚,詢問患者該皮瓣供區是否有損傷史,有損傷史的慎用。
【參考文獻】
[1]Al-Qadhi S,Chan KJ,Fong G,et al.Management of uncomplicatednail bed lacerations to a children’s emergency department[J].pediatr Emerg Care,2011,27(5):379-383.
[2]Yeo CJ,Sebastin SJ,Chong AK,Fingertip injuries[J].Singapore Med J,2010,51(1):78-86.
[3]侯春林,顧玉東.皮瓣外科學[M].2版.上海:上海科技技術出版社,2013:519.
[4]黃飛,賴愛寧,朱新宏,等.手、腕部軟組織缺損修復的臨床總結[J].東南國防醫藥,2014,16(6):635-636.
[5]潘達德,顧玉東,侍德,等.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分功能評定試用標準[J].中華手外科雜志,2000,16(3):130-135.
[6]楊曉東,楊錦,劉楊武,等.手指甲床損傷的分型與治療[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0,24(3):182-184.
[7]顧玉東,王澍寰,侍德.手外科手術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202-204.
[8]姚建民,孫捷,徐靖宏,等.吻合跖背動脈的趾甲床符合皮瓣再造指甲床[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0,26(1):55-56.
[9]熊秉剛,歐翰杰,黎潤超,等.應用部分踇甲瓣游離移植修復手指甲床缺損[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1,34(6):505-506.
[10]于勝軍,付勝強,李京寧,等.帶趾腹遠端動脈弓甲床游離移植繼修復手指甲床缺損[J].中華手外科雜志,2009,25(1):37-38.
[11]鄧學峰,周麗英,胡春松,等.應用V-Y推進皮瓣及甲床擴大術修復指端缺損[J].實用手外科雜志,2007,21(1):59-60.
[12]閆玉明,張偉平,廖勇,等.自體甲床斷層移植一期修復甲床缺損的臨床分析[J].實用骨科雜志,2010,16(12):934-935.
[13]王力剛,黃金河.自體真皮移植修復甲床缺損的臨床初步研究[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2,28(1):39-40.
[14]李文軍,李淳,朱瑾,等.游離全厚皮膚移植重建甲床完全缺損的臨床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4(6):860-865.
[15]廖怡清,張勇新,劉麟.外傷性甲床缺損的一種修復方法[J].中國當代醫生,2012,50(13):134-137.
(本文編輯:黃攸生)
收稿日期:2015-08-26;修回日期:2015-10-19)
通訊作者:劉宏濱,E-mail: liuhongbinwj@163.com
[中圖分類號]R681.7;R622.1
[文獻標志碼]B
doi:10.3969/j.issn.1672-271X.2016.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