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瑾娜
跳繩這項活動在學生中非常流行,因為它不受場地限制,只要一根繩就能進行。上世紀50 年代到70 年代,跳繩通過廣播和電視被人們認知。上世紀70 年代初,在人們發現跳繩給人體健康帶來的多種益處后,跳繩被多種體育項目運用在熱身和專項訓練當中,并逐漸增加練習難度,成為花樣跳繩。
哈爾濱市師范附屬小學倡導師生參與運動的理念是: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我成長。為響應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合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活動的號召,體現陽光體育的特色,我校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將“花樣跳繩”進行重新開發與規范,在不斷的研究與探索中提升為學校的校本課程。
一、挖掘資源,將“花樣跳繩”開發為特長活動
校內課程資源在開發校本課程中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教師資源,是開發校本課程的根本。我校師資力量雄厚,3個校區地處松花江兩岸,共有體育學科教師21人,其中省級教學能手3人,市級骨干教師7人,區級骨干教師2人。我校先后獲得黑龍江省學校體育衛生藝術國防教育先進集體,哈爾濱市體育、藝術、衛生工作先進集體,市標準化體育組等榮譽稱號。體育教師扎實的根底、廣闊的視野、追逐前沿的意識,為開發校本課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體育教師中有多位年輕有活力的教師熱衷鉆研“花樣跳繩”,我校便賦予教師一定自主權,更好地利用教師的特長、興趣、愛好等資源,發揮教師的智慧潛能。我校將每周三的課外活動小組作為研習平臺,在江南江北兩個校區分別成立了跳繩隊,師生共同研發了“車輪跳”“交互繩”“彩虹繩”“波浪繩”及“網繩”等百余種跳繩方法。在不斷地探索中將“花樣跳繩”開發為我校陽光體育特長活動。
二、激發興趣,讓“花樣跳繩”普及為課間活動
今天的花樣跳繩已不再是簡單的繩由頭過腳環繞一周的動作了,它融合了體育運動的多種元素,成為體育運動中的獨立項目,被世界各地接受,并受到青少年的喜愛。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更多的學生喜愛和參與到“花樣跳繩”的創編中,我校為學生制定了具體的大課間活動項目——花樣跳繩。采取低年級練習基礎項目,高年級練習花樣技巧,有效地帶動了我校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在大課間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進行密切的互動式跳繩練習。高年級的跳繩高手與體育教師展開激烈的跳繩技巧競賽,在你來我往中所有的動作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熟練地完成,于是體育教師帶領學生展開了新的探索,學習更復雜的跳繩技術。教師查閱了大量的有關花樣跳繩的資料,深刻剖析花樣跳繩的運動原理、技術動作和訓練方法。在體育課上和大課間嘗試引導學生練習新的技術動作,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創造力、想象力。漸漸地,學生對花樣跳繩產生了極大興趣,還帶動了更多學生參與花樣跳繩的創編。為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提高練習興趣,我校定期組織花樣跳繩隊的學生在課間時間為其他學生進行高難度的花樣跳繩展示,目的是讓他們對花樣跳繩進行宣傳,課間帶動全校師生進行練習,成為教授跳繩的小教練,帶動全校跳繩活動的有序開展。
三、實踐探索,把“花樣跳繩”提升為校本課程
為了使跳繩隊學生能夠得到系統的訓練,教師通過研究為學生制訂了科學的訓練計劃,合理安排訓練時間、場地及器材,并選拔不同年級的學生進隊訓練。學生間存在著年齡差異和水平差距,為了使新跳繩隊員達到預期的水平,我校結合國際花樣跳繩標準和國家推廣的《跳繩大眾等級標準》制定了學校跳繩隊員考核晉級制度。無論年級大小,只要達到等級要求,就會為學生頒發相應的等級證書,督促學生刻苦練習,激勵學生晉級。
為了更有效地提高花樣跳繩能力和水平,教師在研究實踐中將花樣跳繩創編和能力提升中的問題進行梳理和解決,使我校“花樣跳繩”校本教材的研究工作更具系統性。
搖繩速度不夠。由于很多學生沒有練習過多搖,手腕力量的欠缺使他們無法完成技術動作。于是,教師幫學生深入分析手腕搖繩的重要作用,并利用器械進行訓練。如練習搖空繩、 使用腕力球等,增強學生的手腕力量。
手臂位置不到位。手臂位置是完成花式跳繩的基礎,只有手臂位置正確才能調整好繩距,輕松地跳過繩子。學校采取的方法就是徒手練習法。學生面對鏡子,徒手進行練習,直到身體進行了動力定型,順利完成為止。
起跳的時機。起跳的時機是跳繩的一個難題,需要身體的協調配合。教師安排學生進行一些專項輔助練習,通過游戲的方法使學生提高練習興趣。
組合動作的連貫性。花樣跳繩不是單一地完成某個動作,它需要多個動作的組合,把多個單一跳法串聯在一起為活動增加難度。在教學中教師采取分解教學,把每兩個動作的連接進行反復練習,直到順利完成兩個動作后再進行下一個動作的組合。在練習中教師還教會學生數節拍的小竅門,每個動作都用固定的拍子完成,使其步驟化,最終達到順利完成組合動作的目的。
音樂對跳繩的作用。在花樣跳繩中,好的音樂為整套動作增添許多光彩。它不僅可以增強跳躍的律動感,還為整套動作增加了美感。在練習時讓學生自己選取他們喜歡的音樂,結合編輯好的組合動作進行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和效果。
完成高難動作的信心。信心對于參與體育運動來說極為重要,它能使動作完成得更加流暢自然,能夠使參與者保持穩定的技術發揮。如何建立良好的信心呢?在練習中要注重方法、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讓學生從簡單的技術練起,不要追求會跳多少種動作。扎實的基礎是完成復雜動作的前提,在練習高難度動作時要幫助學生分析技術特點,引導他們開動腦筋,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復雜動作。在不斷的練習中增加學生對事物分析理解的經驗,使他們逐漸形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他們完成困難任務的信心。
四、編輯整理,把“花樣跳繩”提升為校本教材
通過教師對花樣跳繩不斷的研究和分析,經過5年反復教學實踐、不懈地探索和總結,我校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訓練花樣跳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2010 年 9 月,為了使全校師生更好地分享優質的教育資源,我校成立了特色體育活動校本教材編輯委員會。研究制訂符合全校師生共同開展的花樣跳繩項目,制訂課時目標及計劃,并編輯完成《花樣跳繩》校本教材,讓花樣跳繩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校園健身項目之一。我校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結合地域特點,將《花樣跳繩》進行重新開發與規范,在不斷的研究與探索中提升為校本課程。
《花樣跳繩》校本教材全書共分3個章節。 第一章主要是跳繩運動簡介,包括跳繩的起源與發展、跳繩運動的特點與益處、跳繩的運動衛生,使學生在進行運動實踐之前對這一活動有充分的認識。在“跳繩的起源”中介紹了有關中國最早記錄跳繩的文獻資料;在“跳繩的發展”中介紹了跳繩在國際上的發展狀況和重要組織,介紹了中國花樣跳繩的現狀和發展方向。最為重要的是向學生強調了跳繩運動的“運動特點、益處及安全衛生”,為學生正確合理的跳繩練習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第二章為個人跳繩,主要介紹正搖跳、反搖跳、正搖跳和反搖跳的互換、雙搖跳、三搖跳等。單人跳的基本技術,前三節屬于水平一、二的范疇,分別介紹了正搖跳、反搖跳、正搖跳和反搖跳的互換。最后一節屬于水平三范疇,講解了雙搖跳、三搖跳。教師在教學中會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一、二年級普及正搖跳、反搖跳,在三年級普及正搖跳和反搖跳的互換,在三、四年級教學中開始介紹雙搖跳,在五年級教學中講解三搖跳。通過課堂和課外體育活動,讓學生在不斷的練習實踐中逐漸掌握跳繩的個人基本技術,為花樣跳繩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章為多人跳繩,主要介紹帶人跳,雙人、多人短繩跳,雙人、多人長繩跳,長、短繩跳,波浪繩,屬于花樣跳繩的基本技術。本章將單人技術和多人技術進行組合,增加了練習的難度,多人配合不僅提高了練習的趣味性,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達到了陽光體育的目標要求。
在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我校對校本課程的構建有了深刻的認識,掌握了大概的研究框架和步驟,對教師專業知識的學習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犹K易學易會、不受場地限制、攜帶方便、隨時可做、花樣繁多,體現了我?!盀閷W生一生成長鋪好第一塊基石”的辦學理念,深受學生和家長喜愛。作為我校的優質教育成果,花樣跳繩具有健身、健心、育智的功能及作用,是其他運動項目不能替代的。
五、收獲成果,“花樣跳繩”已成為展示陽光特色體育的招牌
我校的陽光體育——花樣跳繩開始于 2006 年,發展到現在已經10個年頭。在這10年之中,教師在研究中遵循了事物的認知規律,先實踐,再理論,再到實踐,深刻剖析花樣跳繩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運動技能、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的積極作用??梢哉f花樣跳繩讓師生收獲健康的同時也收獲了對陽光教育辦學理念更深刻的理解。我校形成了課上研學、課下自練、活動課提升、家庭溫習、競賽展示的“五步走”模式。我校在訓練與實踐中的不斷摸索實踐,研究總結適合小學生跳繩的教育教學方法及手段,形成陽光教育特色活動?,F在,我?;犹K已經成為展示校園陽光體育活動的媒介,展示學生陽光、健康、自信的窗口。我校跳繩隊曾多次為來學校參觀、指導交流的國家、省、市各級領導,外國友人及教師進行精彩展示并得到一致好評,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在“減負”專題節目中報道了我校特色陽光體育活動,其中就包括“花樣跳繩”。在黑龍江省電視臺 2009 年媒體推介晚會上,我?;犹K隊代表全省少年兒童進行現場展示。哈爾濱市電視臺《體育廣角》也對我校特色陽光體育花樣跳繩進行專題報道。2010 年 11 月,我校《花樣跳繩》校本教材印制成冊。2011年,我校成為亞洲跳繩聯盟中國理事會會員單位。2013 年 11 月,我校選派兩名體育教師參加了在大連舉辦的為期一周的“全國花樣跳繩教練員培訓班”。在培訓中得到導師“中國繩王”胡平生老師的幫助與指導,為我校的花樣跳繩教程的完善起到了新的建設性作用。
花樣跳繩校本課程作為我校的優質教育成果,對于青少年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我校以陽光教育理念為依托,以陽光體育活動“花樣跳繩”為載體,實現了陽光少年健康發展的目標,為我校的發展增添了一縷溫暖的陽光。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