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College P.E. Teachers’ Quality on the
Basis of Competency Model
肖志艷
Xiao Zhiyan
?
基于勝任力模型的高校體育教師素質研究
Study on College P.E. Teachers’ Quality on the
Basis of Competency Model
肖志艷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學院體育學院,湖南 永州425199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ongzhou 425199, Hunan, China.
1前言
作為體育教育的一部分,高校體育教育是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高層次和最后階段,也是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所在。體育教師身為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導、高校體育的具體實踐者,是我國體育教育的核心,肩負著提高學生體質, 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體育教育的發(fā)展依賴于體育教師的發(fā)展。高校體育教師的發(fā)展,是一項關系到人才培養(yǎng)和國家體育教育興衰的大事,高校體育教師所具備的素質能否適應“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能否適應我國高校教育的新要求、能否真正肩負起新世紀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勝任力是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一個新概念,由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教授在1994年提出,他認為:勝任力是指一些能使人有效或更好工作的潛在物質,包括“動機、品質、個性或態(tài)度和行為”等關鍵特征。勝任力模型為某一特定組織、工作或角色提供了一個成功模型,反映了某一既定工作崗位中影響個體成功的所有重要的行為、技能和知識。本文旨在將高校體育教師所需要具備的一系列勝任特征的總和構建勝任力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對高校體育教師素質進行調查與研究。
2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模型的構建
通過對大量文獻資料的查閱,并充分考慮高校體育教師共有的勝任特征和體育學科特征,以及在訪問專家學者和體育教師的基礎上,初步確立了39個關于高校體育教師的勝任力特征,并且就各項勝任力特征的重要程度向體育教學方面的專家發(fā)放調查問卷,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以上勝任力特征的重要性得分均數(shù)都大于3,其中運健指導能力和教學反思能力的重要程度達到了滿分5分,4.8分以上的有自我評價、終身學習、職業(yè)素養(yǎng)、教訓知識、公平公正、課程研究、動作技能、自我控制、專業(yè)知識這九個能力。而體魄健美、影響力、物質需求、聲望地位、人際關系、課程訓練這六個能力低于4分。根據(jù)勝任力模型構建中的數(shù)字含義,達到3分的,為重要程度一般,4分以上的為比較重要,因此將4分以下的能力結構從模型中剔除,剩下33個特征項組成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模型。

表1 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特征重要性得分均數(shù)表
根據(jù)對體育教學相關專家半開放式問卷調查之后,基本上確立了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特征的構建,在以上的研究基礎上,繼續(xù)采用帕雷托分析法確定高校體育教師高績效勝任特征,利用高績效勝任特征與共有特征組合而成為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模型。該模型包括的勝任特征表2所示

表2 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模型
作為一名合格教師所必需具備的基本勝任特征即為高校體育教師共有的勝任特征,這些特征是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要求。而高績效的高校體育教師不但要具備基本勝任特征,還要更多的具備高績效的勝任特征,這類高績效勝任特征具備能力和業(yè)績升華的功能,可以把高績效者與一般績效者區(qū)分開來。
3勝任力模型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師調查結果分析
根據(jù)當前教育界的常規(guī)模式,將符合以下任一條件的高校體育教師劃分為高績效體育教師,其他的教師則為普通績效教師。
1、獲省級或以上骨干教師稱號的教師;
2、學科帶頭人與教學競賽獲獎的教師;
3、獲省級及以上教學科研獎勵的教師;
4、體育院系(組)領導;
5、指導學生在省級及以上競賽中獲獎的教師。
針對400名高校體育教師發(fā)放調查問卷,從勝任力模型中抽取了10項高績效勝任特征進行調查研究,其中包括:運動與健康指導能力、動作示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學反思能力、體育教學與訓練知識、終身學習能力、運動技能、信息收集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在各維度上調查分值進行比較。其中面向121名高績效體育教師,279名普通績效體育教師,共回收有效問卷387份,含119名高績效體育教師的問卷與268名普通績效體育教師的問卷,利用統(tǒng)計軟件計算之后,所得出的結果取均值為維度分,如表3所示。

表3 高績效體育教師與普通績效體育教師在各維度上調查分值的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高績效組的體育教師與普通績效組的教師在勝任力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高績效組的體育教師在所有勝任力維度上的得分都超過了4分,而普通績效組的體育教師在其中八個勝任力維度上的得分是低于4分的。未能達到“基本符合”的條件,顯然,在運動與健康指導能力、動作示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終身學習能力、運動技能、信息收集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這些方面的欠缺,影響了這些教師的績效。同時也表明,高績效的教師在關鍵的勝任特征上占有的優(yōu)勢是非常明顯的。
4結論與建議
通過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模型的構建,對高校體育教師所具備的能力進行了匯總,并劃分了高績效勝任力特征與普通勝任力特征。以此為標尺,對高校體育教師進行了調查與研究,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高績效體育教師之所以能在體育教學上取得較好的成就,在多個勝任力維度均值上,是明顯高于普通績效體育教師的。在此基礎上,對未來高校體育教師的職前培訓和在職體育教師的職后發(fā)展提供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蘇靜,張秋芬.知識經濟時代高校體育專業(yè)教師素質的評價與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
[2]王家宏,陸阿明.江蘇中學體育教師基本能力的調查與思考[J].體育學刊,2000,(5).
[3]李養(yǎng)麗.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素質能力發(fā)展趨勢探討[J].教育與職業(yè),2009,(18).
[4]寧亮生.“新課程標準”下的體育教師素質與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學改革[J].貴州體育科技.2006,(2).
[5]李玉民.新課程背景下體育教師素質面臨的挑戰(zhàn)及重構[J]. 學理論. 2010,(5).
Xiao Zhiyan
摘要:本文通過對資料的查閱以及專家的訪談,對高校體育教師的勝任力特征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并采用帕雷托分析法確定高校體育教師高績效勝任特征,以此為據(jù),構建了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模型,并利用該模型對高績效體育教師和普通績效體育教師進行了調查與研究。得出一系列數(shù)據(jù),作為高校體育教師職前職后培訓與發(fā)展的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體育教師;教師素質;勝任力模型
Abstract:With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expert-interview, the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competency feature of college P.E. teachers and uses Patero analysis to determine high performance competency feature of college P.E. teachers. On such basis, the paper constructs competency model for college P.E. teachers and uses this model 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P.E. teachers of high and ordinary performance competency. The study gets a series of data and lays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e- and post-caree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P.E. teachers.
Key words:P.E. teacher; teachers’ quality; competency model
作者簡介:肖志艷(1982-),女,湖南永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基金項目:湖南省體育局2014年體育科學學會一般課題(項目編號:2014-Y16)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3.012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3-0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