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發榮 張傳偉 張 武 王憶佳 王勇智(西安科技大學)
應用型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實踐與探索
寇發榮張傳偉張武王憶佳王勇智
(西安科技大學)
應用型人才培養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和高校專業綜合改革的必然要求。通過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優化課程設置與課程安排,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強化實踐環節,增進校企深度合作,培養應用型高層次車輛工程專門人才。
應用型人才;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遵循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以質量為根本,重視教學管理與教學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德與學風建設、教學軟硬件環境建設;發揚團隊精神,堅持產、學、研相結合,努力推動學科專業的發展和教學水平的穩步提高。
突出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特色,通過人才培養教學體系與課程內容的改革,通過“理論學習與技能培養—創造力開發—應用與實踐能力培養”的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通過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培養平臺的建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教學、科研實踐與人才就業”三位一體的校企業合作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構建車輛工程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平臺。
西安科技大學車輛工程本科專業于2006年由教育部批準設立,同年開始招收車輛工程本科生。該專業主要培養面向工礦行業生產一線的礦用車輛、工程車輛等的設計、制造、試驗、應用開發、運行管理、銷售服務等方面的車輛工程領域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2011年,我校車輛工程專業開始招收國防生,為軍隊和國防事業輸送優秀的車輛工程領域的工程人才。2006年車輛工程專業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車輛工程專業取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并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2年獲批機械工程(車輛工程)博士后流動站。
積極引進高層次車輛工程專業人才,以加強我院車輛工程專業教師隊伍。經過多年的積累與建設,逐步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強、勇于獻身西部的專業教學隊伍,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為社會服務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豐碩成果,并使該專業的師資隊伍結構更趨于合理。
按照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定位的要求,通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夯實專業基礎,強化實踐環節,提升車輛工程人才的能力和素質,基本滿足了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基本要求。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重點進行師資隊伍的結構優化,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圍繞核心課程群,建設優秀教學團隊,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并健全教師培訓機制。
2.完善車輛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理論教學體系與課程內容
瞄準車輛工程專業發展前沿,借鑒國內外成果,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數字化課程群,并對傳統課程進行優化,通過協同開發,形成優質教學資源的開放共享。
3.大力進行教學方式方法改革
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完善教學手段,探索案例式、啟發式、參與式教學。通過軟件工具應用,促進科研與教學互動。
4.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運用信息技術,改革實踐教學內容,改善實踐教學模式。通過軟硬件的更新與配置,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加強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和實踐教學共享平臺建設。充分利用軟件工具,搭建虛擬設計與演示平臺,并接觸網絡工具,改造現有實驗室。
5.更新教學管理理念
探索通過數字化技術加強教學過程管理的方法,建立健全嚴格的教學管理制度。
我校車輛工程專業,強調應用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強調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強調面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主戰場。本專業建設的思想是培養具備車輛工程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學生經過四年本科學習,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車輛工程領域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堅持“夯實基礎、注重實踐、關注前沿、鼓勵創新”的專業教育理念,由淺入深、步步推進、教學相長、逐步展開、注重實踐、產研支撐、考核激勵、管理科學。
1.師資隊伍建設
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教師。因此,必須建設一支知識結構、學歷層次和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積極引進高層次、高水平的學有專長者來校工作,并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提高現有師資的教學和科研水平,積極聘請校內外經驗豐富的在職或離職教學、科研人員參與到教學科研工作中來,努力建設一支專業水平過硬、具有創新精神、年齡和學歷結構更加合理的師資隊伍。
2.優化課程設置與課程安排
課程體系的建設堅持“加強基礎、重視應用、特色培養”,避免盲目跟進研究型大學的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從現代工程應用角度出發,分析工程應用型車輛工程專業的學生應該學習哪些有用的基礎理論,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基本能力。通過以上考慮,制訂課程體系,安排授課內容,開設相應的實驗、實踐環節。
傳統課程體系建立在理論平臺上,理論是實踐的基礎,是一種學科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但對于某些課程,現在人們已認識到,在強調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更需要關注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具備了什么能力。這種新的課程體系的特點使理論成為實踐的背景,強調在實踐中構建自己的經驗體系,更多地采取新的教學方法,比如,現場教學、案例教學等,通過這些方法加強實踐教學。采用“學習—實踐—再學習”的模式,在教學方法上開展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多種形式的探索。
3.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研究與改革
如何把課程學習與教學理論、教育傳播理論結合起來構建系統科學的方法論,如何把多媒體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等整合起來構建人工智能技術,并有效地應用于車輛工程專業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這是我們面臨的課題和挑戰,也是車輛工程專業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
擬采用專家指導法、教考分離法、學科交叉法、教授導學法、實踐、實習教學法等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進行教學方法改革,通過研究各種方法的優、缺點,研究組合搭配的可能性,建立完善、適用的教學方法體系,建立有效的企業溝通和交流機制,在廣泛聽取企業意見的基礎上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通過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借鑒其他院校的經驗,構建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以滿足能力培養和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加快教材建設以實現教學內容及時更新,充分反映了汽車工業領域的新發展和新要求。
[1]嚴新平,謝峻林,李志峰.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構思[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1):74-77.
[2]楊更社,李樹剛,張濤偉.依托行業特色,優化專業結構,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J].中國大學教學,2011,33(1):30-32.
[3]寇發榮,郭衛,張武,等.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與策略研究[J].學園,2013,6(25):1-2.
[4]武和全,張新,胡宏偉.車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導刊,2014,6(19):94-95.
·編輯李琴芳
本文系西安科技大學2014年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JG14067)、(JG14002)和西安科技大學2015年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重點項目(2015YZ05)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