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愛平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微議品德課程活動化教學的時代價值
石愛平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品德課程活動化教學是一個被所有從事學生品德教育的人共同認可的,但是究竟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課程實施方式的思考,為什么要進行活動化的品德課程教學的實踐改革呢?從這個時代來講有哪些內在的現(xiàn)實價值呢?擬對此進行一個初步的探討。
品德;活動化;自我要求
活動化教學是品德課程自我的拯救,是通過這樣的改革來贏得孩子的重要方式,如果我們連孩子的興趣都沒有吸引,那么,我們的學科價值還何談實現(xiàn)呢?
思想品德課程是學生在中學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它對于孩子理解自我、社會與世界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學生形成親社會、親國家、親他人的積極健康的情感,對于學生誕生良好的公民意識、權利精神和平等觀念,對于青少年學生學會正確處理來自于人際、學業(yè)和成長中的困惑,對于學生形成基本的社會科學素養(yǎng),形成良好的辯證、分析與歸納的思維品質,培養(yǎng)對于政治、經(jīng)濟、法律、心理及社會學等方面研究的興趣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中考學科弱化該學科地位的背景下,如何才能讓這一學科的價值充分地呈現(xiàn)出來,而不是因為中考的簡單化、非主科趨勢而日益邊緣化,日益從學生的學習內容中劃分出去,成為一門僅僅是考試時才會想起的課程,成為一門僅僅是為了考試才去教的學科。
價值是自己爭取的,思想品德課程如果不進行自我的改革、不進行自我的創(chuàng)新,那么它就不能體現(xiàn)出其內在的價值,就不能成為一門在學校課程體系中重要而現(xiàn)實的存在,只有當別人看到該學科存在對于學生精神面貌、思想素質、理想品質、意志特征、學習精神等方面的重大影響后,這個學科的價值才會被超越考試的方式而認同,所以以活動化為取向的教學研究就成為一種學科自我發(fā)展的內在要求。
單純地聽與說,培養(yǎng)的是一個缺少主見與創(chuàng)造力的人,在單純地聽與說的課堂里,學生要做的其實就是配合老師完成老師的教學設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每一個學習的動作其實都是一種迎合教師的思維需要,這樣的學習有時看起來非常精彩,但是實際上學生依然是一種被動的存在。
任何人的完整性成長,都必須是發(fā)自主體的,自動和自覺的過程,活動化賦予學生更大的空間與時間,活動化將課程的目標與價值翻轉為學生自我的設計、參與、體驗、交流、總結、分享與感悟,在設計中學生學會了創(chuàng)新,在分享中學會了傾聽,在交流中學會了展示,在總結中學會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在參與中學會了合作與實踐,這樣同一個學習的主題,在課堂里是單維單向的傳遞,而在活動中則是多維多向的碰撞與成長。
什么樣的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學習,什么樣的學習才是最符合學生長遠發(fā)展需要的學習,什么樣的學習才能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生長的一生的學習能力,我們清楚地知道僅僅是教師講學生聽肯定不是最好的辦法,尤其是學生的品德學習更是如此,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明白,僅僅是聽別人講道理,而且是教條化的講道理就能形成良好的品德認知與情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有效的品德學習應該是讓學生浸入其中的學習,是學生在自我感悟和自我思考中獲得的學習,是一種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fā)起學生對道德探討的熱情,激發(fā)起學生對于深入思考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熱情的學習。
活動化教學就是這樣一種學習,學生的學習發(fā)生在學生的對話、演講、辯論、體驗、觀察與實踐中,學生的道德學習發(fā)生在各種以學生的主體參與為核心特點的品德活動化課程中,在這樣的過程中一切都自然生長,一切都水到渠成。
另外,從知識的本身來說,學生的學習從來不只是書本上的條目,是有價值的知識,伴隨學習過程而來的情感以及諸如表達、協(xié)調、組織、創(chuàng)造等能力也具有和知識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意義。知識發(fā)展到后現(xiàn)代,權威在解構,科學也開始絕對化,學生的思維、學生的經(jīng)驗、學生的價值觀、學生的世界觀、學生的道德判斷本身就是有價值的知識,其本身就可能是社會發(fā)展的最好的道德資源,只有活動化的教學實踐,才會讓這樣的知識觀、這樣一些有價值的內容被尊重、被發(fā)現(xiàn)、被挖掘和被應用,從而成長為一個社會將來最重要的道德力量。
尼基·摩根在英國教育部首次舉行的品行教育研討會上發(fā)表講話,強調要加強英國學校對學生在個人品行上的教育,培養(yǎng)對英國社會發(fā)展有益的健全、高尚的個人品行及價值觀。尼基·摩根在講話中說,“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遠大夢想,同時有實現(xiàn)這一夢想的能力——那就是健全而優(yōu)秀的品行,讓他們發(fā)揮潛能、實現(xiàn)理想。”闡述了培養(yǎng)學生品行的重要性。摩根在講話中呼吁英國的學校要進一步重視和加強對在校學生個人品行的教育與培養(yǎng)。
在全球化的深入影響下,在科技發(fā)展深刻改變人們思維與生活的時代里,在道德與傳統(tǒng)日益被邊緣化的今天,加強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教會他們如何明辨是非,教會他們如何應對日益復雜的世界,教會他們過一種健康而有意義的生活成為全世界的共同話題。
當然德育的強化絕對不可能是靠單純的說教來完成的,德育我們必須思考用一種孩子們喜歡的方式,用一種孩子們感覺真實的方式,用一種孩子們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教育,此時活動化設計的研究就有了一種切合主題的呼應。
[1]陳建炳.讓思想品德“五學”課堂形神兼?zhèn)洌跩].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2):96-98.
[2]高世成.如何讓思想品德課堂“活”起來[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3):64-6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