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
(廣州市番禺區石基中學)
研學案如何凸現美術高效課堂
陳強
(廣州市番禺區石基中學)
“研學案”是學生參與“研學后教”課堂的學習文本,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路線圖,是教師在理解學科課程標準、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完成“教學設計”的基礎上,提煉出的可供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使用的學習方案。“研學案”突出教師對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研究,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規劃出清晰的學習路線圖,為學生學習提供有效的學習路徑。
研學案;研學材料;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個性化學習
曾經看過一篇關于美術課堂學習時間的文章,大概是這樣的:一學期按實際上課周數來算大概是22周,美術課在中學開設的課時一般為一周一次,去掉期中、期末兩個周會暫停課給考試科目復習外,剩下20節課,一節課40分鐘,一共800分鐘,折算成小時就是14小時不到。那么在看似一學期的美術課中,僅僅有14小時學習時間,這有限的時間內我們能教會學生些什么呢?作為美術教師,要怎么充分地利用這點時間打造有效的課堂,讓學生在僅有的時間有所收獲呢?我想每個老師一開始都會和我一樣覺得棘手,40分鐘你讓我和學生干什么呢?比如一節美術課按常規來上是有個主題,我們通常的教學方法與過程是老師講解一些方法步驟,給出一些圖片作為引導后,學生開始創作,學生還沒想好怎么下筆,結果就打鈴下課了。一節課的收獲往往很少,有時候老師說了很多,學生還是不知道怎么做或者做得很少。于是,課堂很精彩,作業很骨感。也有老師不怎么說,采取讓學生自由發揮的方法,結果是絕大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動手去做,或者做出來的作品效果很差,長此以往,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也越來越差,課堂越來越枯燥,學生的積極性也就越來越低。這幾年,我區開展“研學后教”教學模式,我發現利用“研學案”和“研學學習材料”進行美術教學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術研學案的設計包括研學案和研學學習材料。研學案設計的理念是:研學案是學生參與“研學后教”課堂的學習文本,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路線圖;是教師在理解學科課程標準、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完成“教學設計”的基礎上,提煉出的可供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使用的學習方案。“研學案”突出教師對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研究,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規劃出清晰的學習路線圖,為學生學習提供有效的學習路徑。
研學案的設計是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通過各種方法希望學生達到教學目的的一個過程設計思維圖。因此,研學案中“研學問題”如何設計,無疑是課堂有效與否的一個關鍵。所以,教師在課前的“研”非常關鍵,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我發現美術課堂研學問題的設計一般分以下幾類:
“自主學習”的核心是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其著重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學”。因此,這類問題設計的具體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但始終有一條紅線貫穿始終,這就是“自主探索、自主發現”。
如下是我鎮一位老師教學《漂亮的掛盤》一課的研學案,是以自主學習為主“研學問題”的設計:
【問題1】①欣賞圖片,根據構圖形式,請找出不同的紋樣,分別填在線上;
②各組紋樣有什么特點?
學習要求:自主找出兩組不同的構圖形式,然后通過討論,組員在小組交流答案。

第一組____________第二組____________
特點____________特點____________
老師希望學生能夠通過課本上的圖案,以及研學案學習材料,來了解掛盤的構圖形式有哪兩種,即平衡式與均衡式,以及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來了解這兩種構圖形式的特點等知識目標。先采取自主學習,然后通過競賽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給出答案。
“研學后教”教學模式中的“研學”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學會合作學習,利用小組討論交流,互相解決問題,讓學生學會互相學習,學會的學生教沒有學會的學生。“合作學習”已成為現今我們課堂上常用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把小組中不同的思想進行優化整合,把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化為全組共有的成果,從而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在全體都無法解決的情況下老師來引導解決,所以小組合作在課堂中顯得十分重要。
如,以初中八年級下冊《手繪校園小報》一課為例,如果直接讓一個學生做一張完整的手抄報耗時比較長,而且效果不是理想的。但是如果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你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小組成員的分配應該是老師在課前就進行了搭配的。必須要有比較有主見的小組長,下面的組員要各具特色,各樣的成員都要有,這樣組合起來小組才公平、有競爭力,且小組成員才能互相學習。組員分配好了,小組長會給成員分配任務,如甲同學字寫得漂亮就負責文字的抄寫;乙同學畫得好就負責插圖的設計;丙同學排版裝幀等等,這樣安排下來一張手抄報就會非常完整。
小組合作的實施如果不能給予合適的引導,學習過程配合難,會出現小組難以達成教學目標,以及不愿意展示學習成果等情況。因此,在合作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內容上,教師常常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并通過學案的引導,達到教學的目標,讓小組成員發揮各自的長處和優點,讓課堂效率更高,作業效果更好。
美術是極富想象力與創造力的一門學科,美術教育的關鍵是對教育對象進行創造能力的培養。在課堂的設計中我們時刻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以,個性化設計的“研學案”在課堂中運用得就非常多。問題設計內容要科學,要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有利于集體研究,促進合作學習。不提出過于簡單、不假思索就能解決的問題。如果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張口就會,看起來氣氛活躍,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形成惰性思維,不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
點與線的魅力的研學案
(一)請你用兩分鐘的時間在下框畫出你對“柔美”的感受與印象


(二)在方框內用許多點表示出“深度”的視覺效果


(三)在方框內用許多線表示出“立體感”的視覺效果


(四)思考下列給出的題目,分別用點和線構成一幅簡單的平面構成作品
夏天


這是一節平面設計課程里使用到的研學案,看上去十分簡單,但是可以讓學生在這個學案的引導下,在的小方框里放進自己的經驗和感想,并用簡單的線條或者是點表現出來。因為每個學生的經驗和感想不同,所以最后的作業一定是豐富多彩的,奇思異想的。他們結合自己的經驗,運用點線構成的方式表示對相同事物的不同感受。當這些學案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和分享的時候,課堂往往能夠創造出意想不到的作品和愉快的課堂氣氛。
學習過程是研學案的核心部分,學習活動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導學案的質量,因此,學習活動設計最能體現一位教師的教育智慧。所以,針對不同的學生學情,可以設計難易不同的學習活動,設計研學案時老師要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分層設計,問題層層遞進,甚至是以學習建議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樣可以大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給學生的課堂發揮創造寬松的空間,提升學生的繪畫信心,增加他們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樂趣。
一節美術課,給我們的時間非常少,我們的美術課本提供給學生的內容非常精練,如果只是單憑課本上的內容,學生對美術的知識理解會有難度。研學學習材料在這個時候就發揮了它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在課前進行研究,收集一些課外的材料,將補充材料補充在學案學習材料上,搭配研學案,這樣既能擴展學習領域,也能擴寬學生視野,又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美術教學任務的完成。
研學案是實施有效教學,實現高效課堂的一種嘗試,特別是教師要在課前做的準備與工作量大大增加了。“沒有教師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學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研學案進課堂,它真正做到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其個性與創造力。雖然這個實踐還需要不斷地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很多環節還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不斷地探索,但是只要能探索出更加適合學生學習,取得好的效果的新路子,我們都應該不斷地探索下去。
[1]夏惠賢.當代中小學教學模式研究[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2]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尹少醇.美術及其教育[M].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