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昕
(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
高三數學總復習中的引導探究
樊昕
(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
在高三數學總復習中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加強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目前高考中較為注重考查學生的數學素質能力,所以教師在高三數學總復習中應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受益終生的數學思維方法。
數學總復習;引導;探究;方法
高三數學總復習屬于一項較復雜的系統工程,既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也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解題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善于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自身數學素養,從而取得較好的數學成績。
高三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大的知識積累,擁有了良好的數學思維,例如應用實踐能力、拓展創新能力、歸納猜想能力、演繹能力、運算能力等,而在面臨高考的時候,高三學生也會非常迷茫,想要盡快提升自己的數學解題能力,從而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績。高三數學總復習中的引導探究需要學生不斷去實踐、探索、思考、認真觀察,這樣才能夠獨立、自主獲得知識,提升自己的數學解題能力與水平。高三數學總復習中的引導探究分為兩種模式,第一種是解決問題的模式,也就是教師創設優良的教學情境,并且提出相應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第二種模式是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生活提出相應的問題,實施研究,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素質。
1.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運用與選擇
在高三數學總復習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運用與選擇,首先需要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其次還需要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到復習中,這樣才能夠加深對此題型的記憶與理解,最后還需要把數學問題和實際生活相互聯系起來,能夠把現實問題運用到數學當中,展開研究型的課題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這樣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做到舉一反三,提升自己的數學整合能力。
2.深入挖掘例題
在高三數學總復習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掌握教材的整體結構,做到融會貫通,深入理解教材從而引導學生充分的去尋求、探究、分析、挖掘習題,消除學生以往的定式思維,能夠靈活應用所學到的知識點。其次還要加強變形推廣,因為很多高考題都是課本例題的變形,學生只有充分學會數學變形推廣,才能夠從容應對每一道問題。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提煉方法,提高自身的解題能力,并且教師要精選例題,在復習過程中盡量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題,能夠提高學生的總結問題能力。教師在解答題型的時候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薄弱點,然后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例如,已知點M(x0,y0)是圓x2+y2=r2內異于圓心的一點,那么直線xx0+yy0=r2與圓的交點個數為多少個?學生往往看到這種類型,有一部分學生一看到直線方程xx0+yy0=r2,就會聯想到直線與圓相切,交點數為一個;而得出兩個交點的是看到M(x0,y0)是圓x2+y2=r2內的一點,其實這都屬于錯誤的判斷,正確的答案是0,沒有交點,教師要針對以上問題展開分析,深入挖掘例題,提高學生解題的正確率。
3.試卷講評課中的設計
在高三數學總復習中經常會利用數學試卷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所以教師要加強試卷講評課中的設計工作。在試卷講評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學生的錯題來加深對學生的引導和探究,讓學生能夠發現自身不足,并且針對自己的薄弱點進行基礎知識的鞏固和練習。其次,教師要加強開放題的引導與探究工作,因為開放題具備多層次、多種類、多知識點的特征,能夠讓學生做到融會貫通,在復習中鞏固自身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發散性、靈活性思維能力,在開放題講解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參與解題過程的積極性,能夠大膽地去解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自己的解題能力,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高考,拓寬學生自身的思維,營造優秀的數學總復習教學氛圍。教師要善于去選擇合適的高考試題,例如從往年的高考試題來看,30%~40%的考題都是課本中的原型題,教師可以經過精心的引申、組合、改編組成新的題型,這樣既能夠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技能,又能夠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總之,在高三數學總復習中的引導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展開探討,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不斷地去鞏固基礎知識,并且提升自身的解題能力和靈活應用能力,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充分掌握高中三年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加強知識點之間的轉換和應用。
[1]張青峰.高三數學總復習中的引導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53.
[2]周文英.高三數學總復習中的引導探究[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9(2):110-112.
·編輯 趙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