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炳
(重慶市江津區龍山蘇浙希望小學校 重慶江津 402281)
農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現狀及改進策略分析
文道炳
(重慶市江津區龍山蘇浙希望小學校 重慶江津 402281)
教學管理包括教學計劃管理、教學過程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管理措施。于我國小學農村教育體系中,教學管理現狀令人憂慮,也亟待矯治。鑒此,本文即以小學數學教育為切入點,進而論述農村小學教學管理的現狀及改進策略。
農村 小學 教學管理 現狀 改進策略
農村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學管理工作意義重大,其工作也尤為繁雜。嚴格而言,教學管理工作包含了學生管理、教學質量管理、教學計劃管理、教師管理等綜合性管理工作。農村教育工作實際中,雖然存在諸多制約教學管理工作開展的因素,但是為人師表則應該積極正視苦難、克服困難,迎難而上完成傳道、授業、解惑之職責,全面做好教學管理工作,確保教學活動高效有序開展,保證莘莘學子學有所成。下文即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實際,論述農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有的放矢的探究了有關策略。
科學的教學管理理論是保證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關鍵要素。在教學管理工作中,自然也應該采取先進、科學的管理理論。據實際而言,教學管理工作中交叉涵蓋了多元化的理論知識。然而據農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管理現狀來看,部分教師的教學管理理論知識水平相對較低,有的教師甚至還沿襲著“棍棒底下出好人”的傳統教育觀念,從而對學生進行過重的體罰,嚴重影響了學生心理身體的健康發展。此外,從整體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在上崗后通過自我學習雖然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管理知識,但其科學理論體系仍然是不夠健全的,譬如部分教師通過研習教育學科學理論,掌握了大量教育管理的方法,但是在心理教育工作上卻做得不盡如人意,這即表明其心理學理論的缺失或不足。[1]
現代管理理論指出,建設民主參與、自主管理的管理制度,能夠調動組織成員在管理抑或接受管理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有效提升管理實效。現目前,我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管理工作中,民主化、自主型管理模式仍亟待建構,教學管理權威化問題還需加以矯治。據目前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現狀來看,學生往往都處于被動接受管理的狀態,從而導致學生學習自覺性低、機動性弱、思想認知不足等問題十分嚴峻。然而造成如此現狀的原因即在于,教學管理權力的絕對化,抹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其無法正確認識班級管理的積極意義,自然也就無法自主參與管理并進行自我管理。
所謂教學過程管理,即指對教學活動的流程進行管理的有關措施。于農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學過程管理的問題主要凸顯在教學方式程式化、單一化層面。譬如在教學實際中,部分農村教師由于自身職業素養、專業技能、思想認知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教學中往往都只能開展灌輸式教學,從而導致教學氛圍凝重、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如此一來學生便難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
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對于任何事情要想做到嫻熟專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雖然看似較為簡單,但是要想真正達到專業化的教學水平,還需結合時代特點、教育目標、學生特性等多元化因素,從而制定切實有效的教學策略。譬如針對農村小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意識不強等問題,我們則應該通過趣味化教學激發學生熱情。然而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管理之中,包班制教學模式則嚴重分散了教師的精力,諸多教師身兼數職、兢兢業業卻得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其主要原因則是精力分化后影響了教學的專業性。
綜合上文而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管理中的諸多問題,都可以歸咎于師資力量不足層面上。教師教學理論及教學方法陳舊,教學管理思想落后,教學模式程式化、單一化等問題,究其根本則是教師師資隊伍建設不力,教學職業素養培訓強度不高,教師管理工作沒有落實到位。為了有效解決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首先我們就應該強化師資隊伍培訓力度,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其一,有關教育部門應該加強資金投入,幫助農村小學大量遴選具有專業數學教育能力的教師隊伍,以此破除包班制教學弊制,并拔高數學教師職業素養的起點。其二,加強在職教育,即積極將農村小學數學教師送到市區研究學習,從而持續提升其數學教育職業能力。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管理之中,學生管理工作是核心之一。針對目前農村小學數學學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我們應該制定積極的應對策略。譬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正視學生的主體性,并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學習中感受知識的魅力與學習的快樂,從而促使學生積極的學、快樂的學、高效的學。然而要想實現上述目標,我們應該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并有效引入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學情景,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有關內容時,我們則可以創設出“找找生活中的軸對稱”這樣的趣味化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學習活動,以此全面提升其知識內化效率。[2]
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重要的要求之一,也是凸顯數學知識應用價值的有效途徑。據實際而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體驗式教學則能有效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所謂體驗式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情感體驗為主的教學管理方法,該方法能夠在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有效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譬如在“圓的周長”(西師版六年級數學上冊)有關內容時,我們則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測一測”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實際測量,檢驗圓周率π的取值范圍,如以軟繩去測量圓的C、R,最后將C、R的取值帶入公式C=πR之中,則可以的有效測量出π的近似值。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管理現狀存在諸多問題,為了實現教育公平并提升農村小學教學水平。我們在教學實際中應該探究分析問題,并積極反思問題,最終通過改革活動,全面推動農村小學教育快速發展。
[1]胡軼群.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及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38-139.
[2]潘靜紅.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和改進策略[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5(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