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雷州市西湖中心小學(524200) 許仕伍
新課改背景下的作文教學研究
廣東雷州市西湖中心小學(524200) 許仕伍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作文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何讓學生喜歡寫作,如何提高習作水平成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在作文教學中,通過拓寬學生的視野,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重要作用。
作文教學習作能力 情感因素 拓寬視野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途徑,如果作文教學質量不高,將會對語文整體教學水平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提高作文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作文教學屬于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及難點內容,很多學生不愿寫作,沒有較高的學習興趣,不注重對生活素材的積累,習作知識體系不完善,寫作水平不高。很多教師依舊采用傳統方式進行作文教學,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習興趣。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實勢在必行。
在語文教學中,作文占有較大分值。在新課改環境下,作文教學要求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寫作時間,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寫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加強對學生的指導,這樣才能更好地維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受應試教育以及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都偏重于理論基礎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對重點考試內容進行背記,忽視了作文教學,致使學生學習熱情不高,不愿進行寫作練習,對課堂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因此,教師須給予學生充足的寫作時間,使學生自主練習,對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及學習興趣進行準確了解,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寫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不可能在較短時間內讓學生掌握各種寫作技巧及方法,所以教師須確保教學方案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多樣性,循序漸進,促進學生寫作知識的內化,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由于課堂時間較短,學生難以得到有效訓練,所以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平臺以及學校平臺,讓學生參與作文比賽,并給予一定的獎勵,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對一些優秀作文進行展示,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例如,在以“我的理想”為主題寫作時,教師可以根據習作題目播放一些相關視頻,讓學生聯想自己的未來生活,激發寫作興趣,并指導學生收集素材。學生有了寫作欲望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所尋找的素材列出寫作提綱,構思寫作內容。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名人的兒時理想,對學生進行啟發,讓學生有話可寫,有情可抒,避免學生寫流水賬。之后,教師可讓學生自主寫作,并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加強指導,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有效解決寫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可采取學生互評、自評等方式評價學生的寫作情況,對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對較差的學生給予鼓勵,以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讓學生養成自主寫作的習慣,從而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對周邊事物的特性不夠了解,寫作知識體系不夠完善,寫作時容易寫成流水賬,缺乏內容和情感。因此,拓展學生的寫作視野至關重要。學生沒有較好的觀察意識,寫作時偏重模仿,致使文章缺乏新意,固有的寫作思維難以得到改變,文章質量不高。在實際生活中,學生的活動范圍常常局限于學校和家庭,社會接觸較少,社會經驗不足,缺乏對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準確認知,給寫作帶來不利影響。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環境也不斷改變,新課改要求學校引導學生多參與一些社會活動,促進學生自主觀察,積累寫作素材,拓展視野,增長見識,這樣才不會讓學生覺得在無話可寫,靈感枯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行培養,優化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寫作視野,幫助學生積累多種寫作素材,并指導學生將素材合理應用到作文中,從而豐富文章內容,提升文章韻味,保障文章質量。以往,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大都會要求學生背記好詞好句、名言經典,多模仿優秀文章,這樣雖然能在一定時間內幫助學生順利寫作,但是時間一長,學生就會養成不好的寫作習慣,不愿思考,缺乏創新意識,進而對文章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基于學生的特性,教師需注重對學生的視野進行拓展,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促進學生思考和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以“花”為主題寫作時,教師可帶領學生到實際生活中觀賞各類花卉,了解不同植物的形態特征、氣味、作用、象征意義,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之后,教師可讓學生相互交流、討論,構思文章的主要寫作內容及方向。由于自然界中的花卉較多,為了防止學生將各類素材胡亂運用進文章中,教師須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確定一種具體花卉,并始終圍繞這種花卉展開寫作,確保文章主題的統一性。然后,引導學生在文章中注入情感,以提升文章韻味,從而保障寫作質量。
在作文教學中,閱讀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幫助學生增長見識,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加強閱讀有著重要的作用。實際寫作中,素材再多,但如果學生不懂得運用,寫作能力存在缺陷,也難以保證寫作質量。因此,通過閱讀促進學生思維發散有著重要意義。新課改環境下,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多創新,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以保障寫作質量。閱讀學習具有周期性,學生思維的發散需要較長時間的磨煉,如果學生生活閱歷豐富,但不愿閱讀,寫作能力不足,寫出的文章就不能達到理想狀態。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熟悉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并進行創新,打開寫作思路。例如,在寫“我的母親”的話題作文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范文供學生閱讀,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主題和寫作思路,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之后,教師可讓學生互相討論,分享自己眼中的母親形象以及一些故事,以調動學生的思想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可讓學生根據思路寫作,將真情實感融入文章中,提高文章質量。
在作文教學中,文章情感對文章質量有著較大的影響,如果文章缺乏真情實感,將不具有耐讀性,文章價值也不高。很多學生的文章語句優美,但是往深處看,一些詞句過于生硬,難以讓人體會到文章韻味,致使文章質量不高。因此,教師須注重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將濃厚的情感因子滲透進文章的方方面面,讓文章讀起來生動形象,具有真情實感。例如,在以“親情”為主題寫作時,教師可先播放一段相關的視頻,對學生進行感染,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之后,教師可鼓勵學生上臺講述自己某個親人的故事,并給予獎勵,讓學生敢于表現自己。然后,教師可指導學生寫作,并將所產生的情感因素合理地應用到文章中,讓文章更生動形象,富有感情。最后,教師可選擇一些優秀文章朗讀,與學生分享各種情感故事,讓學生戀上寫作,戀上語文學習,從而保障課堂質量。
作文教學具有較長的練習周期,這就要求教師對作文教學進行合理規劃,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效融入寫作環境中,促進學生自主寫作,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作文教學質量。教師必須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學習興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愿意寫作,幫助學生豐富寫作素材,并促進學生思維發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編莫彩鳳)
G623.2
A
1007-9068(2016)2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