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江西省南昌縣蓮塘第五中學)
以學定教模式下的物理課堂氣氛的改善
張建平
(江西省南昌縣蓮塘第五中學)
所謂課堂氣氛,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公共情緒狀態(tài),它是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在進行“以學定教”模式下的合格樣本班實驗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新課程背景下,探討如何改善物理課的課堂氣氛,對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那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朝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有效地改善物理課堂的氣氛,使物理課堂生動起來呢?
傳統(tǒng)的教育以學科為主,學生被當作是“知識的容器”,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對象。教師往往憑借自己在專業(yè)知識方面懂得比學生多的優(yōu)勢而覺得自己高高在上,是課堂的權威和統(tǒng)治者,在課堂上發(fā)號施令,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因為大大小小頻繁的考試的逼迫,往往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接受知識,任教師“滿堂灌”,其結果必然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對教師心生憎恨和厭惡。
而現(xiàn)代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終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本,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示范者。在新的理念引導下,教師應該積極地嘗試轉變角色,放下權威,平等對待學生,相信和尊重學生。因為學生是具有生命的個體,他們有自我認知、思考和構建的能力,他們只有在獲得關愛、獲得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實現(xiàn)健康的、全面的、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物理課堂是學生學習物理的主要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是荒涼、貧瘠還是肥沃、富足,直接影響到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如果教師在課堂引入和教學過程中能夠進行適當?shù)那榫皠?chuàng)設,那么學生就會在一個充滿吸引力的課堂環(huán)境中去仔細觀察物理現(xiàn)象,認真探索物理原理,科學地總結物理規(guī)律。
正如詩歌講究情景交融一樣,物理課堂也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引導學生由情入境,最后達到情理交融。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知識對于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說比較抽象,比如,密度、功率、比熱容等概念,光的折射、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等,學生比較難以理解和掌握。教師應該盡量將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和物理規(guī)律借助一些比較具體、簡單的物理模型或者可視性比較強的動畫、圖形來形象化。情景教學可以將物理課堂從“教師干巴巴地講,學生干巴巴地聽”的沉悶乏味氣氛當中解放出來,起到“引人入勝”和“化繁為簡”的神奇效果。比如,在上“光的折射”一課時,先給學生看“海市蜃樓”的圖片或視頻。當學生看到海邊虛無縹緲的高空之中居然出現(xiàn)了一棟高樓大廈時,一個個都瞪大了好奇的眼睛,覺得太神奇,太不可思議了。我告訴學生這是光在空氣中的傳播方向發(fā)生了改變(光發(fā)生了折射)造成的,這時,學生聯(lián)想到“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就會產(chǎn)生疑問:“光在空氣(同種介質)中的傳播方向怎么會發(fā)生改變呢?”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學生很自然地就進入了新課“光的折射”的學習。
以往學生的學習方式比較單一,主要依賴接受性學習,學生很少甚至完全不去動手做,動腦想,動口講,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這樣的物理課氣氛是不活躍的,效率是不高的。江西省中學物理新課程把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二期課改”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提倡“探究式學習”,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教師改變教學模式。
比如,在初中物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一課的教學中,讓甲學生分別透過空燒瓶和盛滿水的燒瓶去觀察乙同學的臉,通過觀察,甲學生發(fā)現(xiàn)透過裝滿水的球形燒瓶可以看到乙同學臉的倒立、縮小的像(特別是觀察到乙同學的臉是倒立的讓學生覺得很新奇),而透過空燒瓶則看不到這樣的現(xiàn)象。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是因為裝滿水的燒瓶相當于一個中間比邊緣厚的透鏡,即凸透鏡,學生看到的其實是凸透鏡成的像,這個像是倒立縮小的。如果讓乙同學的臉與燒瓶靠得更近還有可能觀察到倒立、放大的像。接下來讓學生用放大鏡觀察紙上的字,學生看到正立、放大的像。這時候可以趁機讓學生猜測凸透鏡成不同特征、不同性質的像可能跟什么有關。經(jīng)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學生必然會想到是物距、像距還有焦距的變化使得凸透鏡能夠成不同特征的像。那么接下來就要通過實驗去探究物距、像距以及焦距之間要滿足何種關系時凸透鏡才能成某種特定的像。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分組實驗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學習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參與和內(nèi)心體驗,還有跟同學的交流與合作,形成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知識。通過探究過程由自己得出的結論讓學生覺得很有成就感,不容易忘記。
探究活動的創(chuàng)設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讓學生動手(主動參與)、動腦(樂于探究)、動口(善于表達),學生的熱情參與必定點燃課堂的氣氛,讓課堂充滿著意想不到的活力。
·編輯張珍珍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以學定教”模式下的合格樣本班實驗研究(11YB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