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芳
(南寧市西鄉塘區屯淥小學 廣西南寧 530001)
興趣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作用
李艷芳
(南寧市西鄉塘區屯淥小學 廣西南寧 530001)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沒有了興趣,孩子們對音樂的學習也是迫于無奈,藝術的魅力也將無從談起。盡自己的所能,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積極提高學生的興趣創造一種音樂環境把學生包圍起來,帶給他們各種類型的音樂經驗,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聽辨、想象和表達的能力,從而對音樂產生濃厚而持久的興趣。
興趣 課堂 小學音樂 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揭示了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意義。音樂學習也不例外。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要想搞好音樂教學,誘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這是音樂教學的首要問題。因此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和發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推動學生在音樂上持續發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終身熱愛,也是音樂學科的基本目標和神圣的任務。根據自身的教學經歷,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1.語言創設情境導入
低年級學生的思想較為單純,對所有美的東西都充滿著無限的向往。針對這一特點,在教授一年級《小青蛙》時,筆者以一個謎語進入“一個小小游泳家,說起話來呱呱呱,小時有尾沒有腳,大了有腳沒尾巴。”學生們躍躍欲試,很快猜出答案。同時也為孩子們創設了成功和自信的心理環境,為音樂的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
2.聲情并茂的故事導入
引起注意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條件,而聲情并茂的故事則是吸引兒童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如在教唱二年級歌曲《大鹿》時,給學生先講一個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到處盛開著美麗的鮮花,那里住著好多小動物。它們每天一起玩耍、唱歌,團結互助,相處非常融洽,無憂無慮的生活。一天清晨,忽然聽到“啪”的一聲槍響,發生了什么事呢?”學生們都急切地想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筆者緊接著引導:“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歌曲你就會知道了。”這樣很自然地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了。
3.多媒體音像畫面導入
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音樂教學,已成為當今音樂教師的標志。多媒體畫面色彩艷麗,與音響渾然一體,能充分調動學生視聽感官,獲得準確生動的藝術形象。如我在三年級音樂課《森林狂想曲》的教學中,開始便播放了一段森林里一派熱鬧景象,潺潺流動的小溪、清脆悅耳的鳥鳴展現給孩子們,同學們看得入神、聽得仔細、儼然身臨其境,完全沉浸在森林音樂的世界里,為下一步的深入學習營造了良好氛圍。
在音樂課堂中,創設一個適合教學和兒童發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創設怎樣的教學情境才能使課堂回歸本真,讓“實效”向音樂本質更深處漫溯。如何創設有效情境進行音樂教學呢?筆者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創設語境 ,激情引思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用優美動聽、自然流暢的語言,富有感情的語調向學生描繪歌曲中的情境,使學生的感受進入情境之中,使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歌曲的情境中穿梭、尋找、入境激情、由情引思、引發想象。
2.營造良好的音樂環境,創設物質性情境
音樂教學需要良好的教學環境,寬敞的教室、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器材,這些設施都是創設物質性情境的條件。試想沒有好的音響設備,又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在環境優美、設備齊全的音樂教室里,讓學生學習優秀的音樂作品,接受高素養教師的培養和先進教學理念的熏陶,這樣特定的音樂情境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3.借助生動的語言描述,創設形象性情境
馬克思說過,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音樂語言具有獨特的美,其抽象性和非語義性的特征,需要音樂老師的語言不僅具有文學語言藝術,還要具備“音樂味”。如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老師優美的導語能把學生引入到音樂的情景里,巧妙的提問可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生動的語言描述會激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當學生融入精妙語言所構筑的音樂意境時,這種形象化的音樂情境才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藝術魅力。
4.參與音樂活動與探究,創設實踐性情境
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無論是音樂創造,還是音樂表演、音樂欣賞,它們都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教師應當創設實踐性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和美,提高他們感受、表現、創造音樂的能力。
總之,情境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在老師精心創設的生動的情景里輕松愉快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
小學階段的兒童,接受言語能力差,感受音樂能力不強,給音樂課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必須在逐步擴大學生音樂視野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建立歌曲中詞與曲的聯系,做好抽象感受與形象感受之間的過渡,讓學生展開“音樂想象”的翅膀。
1.讓音樂教學走進學生的生活
音樂源于生活,表現生活。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認知特點看,他們對與生活有關的事物感知較為清晰。教學中,引導學生將音樂和他們富有童趣的生活情景相聯系,不僅讓他們掌握音樂知識、訓練音樂技能、陶冶美好情操,更能讓他們體驗音樂的表現力,增強他們的成功體驗,從而培養他們熱愛音樂,提高他們鑒賞音樂、創造音樂的能力。
2.讓課堂樂器成為學生的好伙伴
課堂樂器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更是音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學中都會有深切的體會,當一個學生對某學科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就會積極主動地、心情愉快地去學習,并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課堂樂器的進入,它改變了原有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學生對所愛樂器充滿了好奇心。在教師精彩的示范演奏和引導下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為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課堂樂器進入課堂使嗓音不好及“五音不全”的學生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他們感到自己還有一定的才能可以在音樂課中發揮,從而解除了思想包袱,克服了消極情緒,提高了學習熱情,同時也達到了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要求。由此可見,課堂上加上課堂樂器,能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持久興趣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盡自己的所能,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積極創造一種音樂環境把學生包圍起來,帶給他們各種類型的音樂經驗,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聽辨、想象和表達的能力。從而對音樂產生濃厚而持久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