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如 苗 紅
(江蘇省沭陽縣李恒初級中學 江蘇沐陽 223600)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張愛如 苗 紅
(江蘇省沭陽縣李恒初級中學 江蘇沐陽 223600)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特別強調了發展學生書面語言的能力,因此,初中語文作文的有效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但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卻存在著無序、低效等諸多弊病。本文嘗試提出注重序列,把握目標;自由寫作,放飛心靈;關注生活,積累經驗;改變作文評改課教學模式四項有效教學策略。
語文 作文教學 策略
最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給語文教學包括作文教學帶來了一股清新的氣息,將新課程先進的教育理念落實到作文教學中,努力探索一條適應新課程要求的作文教學之路,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無疑是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相信這樣的探索會給作文教學帶來全新的變化,會使教師和學生在寫作上有許多新的收獲。
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面對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授人以漁”已成為師者的最高教育境界。為此,教師須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寫作過程與方法的培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
首先,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寫作方法的具體指導,要求學生善于積累,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語言素質下降的關鍵,便是缺少語言之“米”。雖然教師在課堂上反復傳授“做飯”的方法,學生也銘記于心,并且對“蒸飯”、“煮飯”、“炒飯”也能說長道短,但他們仍然無法做出可口的飯來。看來,作文教學的基礎環節,便是先幫學生找“米”。 這“米”在何處?在于不斷積累語言,不斷熟悉語言,真正把古今語言的精華據為己有。
其次,教師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作文教學中,讓學生 就一篇作文如何選材、立意、構思等進行充分的討論。在合作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撞擊著智慧的火花,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新的收獲。例如,以“網”為話題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圍繞“網”這一事物從“有形的”和“無形的”角度展開豐富的聯想。于是,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說:“蜘蛛網、漁網、球網、通訊網、安全網等都是有形的網,實實在在的網。”有的說:“情網、關系網、法網等都是無形的網,比喻性的網,雖然看不見但感受得到的網。”教師又問:“哪些是有益的網?哪些是無益的網?”這時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回答:“漁網、球網對人們的生活、娛樂有益,值得嘉許;關系網、人情網為腐敗分子的滋生提供基礎,被人們深惡痛絕。”接著教師引導學生由具體物象的“網”聯想到抽象意義的“網”——生活網,生活就像一張網,人生就像一場“網上沖浪”,中學生眼見過有形的網,體驗過無形的網,如父母親友的愛心網,老師同學的交際網,應試教育的分數網,作文訓練的“八股”網,鋪天蓋地的廣告網……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就文體、選材、立意、構思等方面進行充分的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話題后,再各自寫作。這樣,不僅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1]
指導學生寫作文,要在“情”字上下功夫,培養“情感之花”。長期以來,學生寫的是一種“群體話語”和“公共思維模式”的作文。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2]
因此,教師首先應該給學生一片自由的土壤,讓學生釋放精神的負重,以“吾手寫吾心”,鼓勵學生說真話,表真情。同時,教師必須具有海納百川的寬容精神,要信任和尊重精神世界,要容忍學生的精神個性,更要容忍學生對自己說“不”,因為只有自由、民主的土壤,才有學生創造的原野。
1.注重序列,把握目標。
作文教學的序列性首先要求明確階段練習目標。要實現作文有效教學,語文教師就要縱觀全局,并且做出學期、學年甚至每一學段的作文教學計劃,比如從縱向上可以建立一個作文練習序列,七年級以自由寫作為主;八年級以規范寫作為主,教師提出一些規范和操作方法;九年級以自主寫作為主,目標設定為表達學生個性,使學生寫得更好;從橫向可以使用成長記錄袋。
2.自由寫作,放飛心靈。
的實施建議中指出:“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力的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在作文課中,教師首先應明確是指導課還是講評課,在指導課中教學的重點是開闊學生寫作思路和啟發學生自由表達。海闊天空的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心理活動,要讓學生充分釋懷,不限時間、內容、篇幅、題材,只要真誠健康,學生大可以天馬行空,想怎樣寫就怎樣寫。可以寫高山流水,也可以寫海嘯山崩;可以寫平凡生活,也可以寫真誠崇高;可以寫未來世界,也可以寫眼前一物……學生的個性得到表達,他們會樂于寫作,更能使想象力得到發揮。
3.關注生活,積累經驗。
生活的豐富多彩使作文有事可寫。寫作練習應先從學生熟悉的寫起,寫自己想寫的人和事,寫自己想說的話。
4.改變作文評改課教學模式。
“作文有效教學非常強調評價的多元化,重建評改課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教師將評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發揮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作用。”[3]要實現作文課的有效教學,就要改變作文評改課的教學模式,將評改方式多元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避免以下三點:一是學生自評、互評不是教師減輕負擔的手段;二是教師要注重引導和指點,將共性問題加工整理,為學生指點方向;三是著重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鼓勵學生不斷認識自己的優缺點,領會為何這樣寫會比那樣寫好,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如何實現初中語文作文的有效教學,提高作文教學課的質量,以上觀點和操作方法只是從一些文壇名家和一線教師觀點中提煉的一些普遍性規律。完善優化初中寫作教學策略還需要每個語文教師根據自身情況不斷探索,只有這樣,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才會漸漸走上“有效教學”之路。[3]
[1]楊薛建.淺議初中作文教學缺失及對策[J].新課程研究,2009,(7):89-90.
[2]楊春.作文應該這樣寫[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7,20.
[3]程梅.初中作文有效性初探[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4):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