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琳
(大連市金州新區(qū)大魏家街道中心小學 遼寧大連 116110)
小學體育教育中德育滲透淺談
楊琳琳
(大連市金州新區(qū)大魏家街道中心小學 遼寧大連 116110)
學校體育教育不僅是強體魄、長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需要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體育自身的優(yōu)勢,大膽創(chuàng)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貫穿于學校體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這就需要不斷的探尋滲透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德育滲透的力度,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體育教學 滲透 德育 以學生為本
學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在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德育與體育又是學校教育的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這樣,才能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系統(tǒng)地構建德育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把學生推上德育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到自我認識﹑評價﹑激勵﹑總結。教師退入后臺,只做點撥,不做指令,最大限制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德育滲透,就是要在“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標與體育學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德育內容在潛移默化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內化為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
在體育教學中,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關鍵在于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為教師必須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教師應舉止大方,談吐文明,教學中,講解清楚﹑示范規(guī)范﹑言行一致,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達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親其師,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這兩句話同樣證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課堂教學中的深刻意義。做為一名體育教師既要有一般教師計策嚴肅的風度,又要充分體現其職業(yè)的特點——健康而朝氣。通過教師的儀表來感染學生,并增強學生對儀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確認識。
教師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既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表現,又是一種教育手段,在塑造學生的靈魂中是一種巨大的力量。特別是對那些能力較差﹑組織紀律較差,以及不重視體育學科學習的學生要耐心幫助,決不能用諷刺的語言刺激他們,侮辱謾罵學生。在教學中應創(chuàng)造機會給技術水平較差的學生鍛煉的機會。例如,在體操練習的最后講評時,除找出較好的學生示范小結外,還可以請雖然完成動作較差,但在某一環(huán)節(jié)有所進步的同學,再做一﹑二次練習,肯定他們的進步,并要求大家熱情鼓勵。這樣有利于增強他們完成動作的信心和感到集體的溫暖。對體育骨干和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從嚴要求,絕不能袒護他們的缺點。
教師關心并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來說雖說是外部條件,但能促使學生內心產生積極的情緒,從而轉化成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內部動力,培養(yǎng)學生對人﹑對事的正確觀念。
課堂中,選擇合理﹑科學的組織教法,教材的靈活應用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于把學生的心理活動和身體活動結合起來,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課堂的組織教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獨立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熱愛美﹑鑒賞美﹑表現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養(yǎng),促使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如:大地復蘇的春季,許多學校為了保護草坪,常用柵欄和繩子將草坪圍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風景。如果我們在此時的體育課的準備部分經常讓學生吟誦“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腳下把情留;等到綠草如蔭時,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詩句……我們能想象,無論是操場傷還是同學們的心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已經形成了。含有保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德育目標,入情入理,自然會撥動學生們的心弦。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敏銳地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鼓勵。在運動之前用適當的語言鼓勵和表揚,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輕松地完成運動,從而調動起學生地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對進步學生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榮譽感及自覺學習﹑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評時,根據學生心理,把批評放在贊揚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總之,針對小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說話技巧,使學生自覺接受批評教育,從而朝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對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問題的探討,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鮮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學生思想覺悟,激勵學生積極科學地參加各項體育鍛煉,使他們從思想上熱愛體育,逐步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從行動上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煉,關心集體,團結互助,遵守紀律;從精神上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難﹑努力拼搏的堅強毅力。
學校體育運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蘊涵豐富而積極的教育功能。體育是培養(yǎng)學生品格的良好場所,體育可以批評錯誤﹑鼓勵高尚﹑陶冶情操﹑激勵品質。事實證明,在教師的主持引導作用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身心方面的影響,就能發(fā)揮體育運動自身積極的教育功能,即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能力,磨練學生意志,陶冶學生情操的積極作用,并能對其它學科的學習產生良好的遷移。因此,體育教師首先應是一個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儀表,以良好的教態(tài),文雅的評語﹑強烈的事業(yè)心﹑認真的工作作風去影響﹑感染學生,使之成為一種感性的﹑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從知﹑情﹑意﹑行幾方面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由于職業(yè)的特點,體育教師既要不斷加強政治﹑專業(yè)理論知識學習,也要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還要加強身體素質訓練,不斷提高運動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水平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更高要求。
實踐證明,通過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思想﹑理論與觀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小學體育教學應以“育人”的目標出發(fā),堅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備課,將“思想品德”的內容寓于整個體育教學之中,提高學生自身心理素質,養(yǎng)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培養(yǎng)獨立的從事科學體育鍛煉的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1]馬濤.淺談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德育滲透 [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5年
[2]張勇.淺談小學體育教育中德育滲透 [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4年
[3]孫仁霞.小學體育教育中德育滲透淺談 [J]《科學導報》,2013年
[4]孫繼波.小學體育中德育滲透的探討與實踐 [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