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振宇
(江南大學北美學院 江蘇無錫 214000)
高校學生“紅色社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發展策略分析
任振宇
(江南大學北美學院 江蘇無錫 214000)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斷顯現,而高校學生“紅色社團”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視的關鍵性作用,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更好地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因此,本文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闡述了高校學生“紅色社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發展策略。
高校學生 “紅色社團” 思想政治教育 發展策略 分析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高校要與時俱進,科學轉變傳統思想觀念,全方位正確認識將學生“紅色社團”,意識到重要性,結合當下素質教育背景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根據學生“紅色社團”各方面發展情況,從不同角度入手加大學生“紅色社團”建設力度,促進其全面發展。高校要充分發揮相關部門作用,使其處于統一的網絡結構體系中,大力支持學生“紅色社團”發展,尤其是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部門,明確他們在發展學生“紅色社團”方面的職責,有效防止出現“權、責、利”模糊化現象,將學生“紅色社團”一系列工作落到實處,有效防止其形式化,進行針對性指導,科學解決學生社團發展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供有利的保障。[1]
從某種角度來說,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想要充分發揮學生“紅色社團”的作用,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確保一系列相關工作的開展有重要的制度保障,促使高校學生社團多樣化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尤其是跨校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在日常運行過程中,高校要全方位準確把握學生“紅色社團”各方面情況,結合自身發展方向、人才培養目標等,優化完善已構建的制度,明確學生“紅色社團”管理條例,要有明確的社團宗旨、原則、組織條件,清晰的定位,科學管理日常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以及社團經費,確保日常各項社團活動的開展都有充足的資金。在此基礎上,高校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客觀要求,充分挖掘學生各方面潛力,科學管理“紅色社團”,結合社團發展情況,加以優化創新。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高校要根據學生“紅色社團”各方面情況,優化完善對應的激勵制度,不斷激勵社團中每位成員積極、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尤其是“紅色社團”管理中,促使日常一系列工作有序開展,處于高效運行過程中,對于表現突出的社團成員要給以精神或者物質上的獎勵,對于表現較差的社團成員也會受到一定的懲罰。此外,高校要構建全新的考核制度,從不同角度入手科學考核社團成員、社團干部、思想政治指導教師等,根據存在的問題,優化學生“紅色社團”管理,促使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學生“紅色社團”更好地發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高校要根據各方面實際情況,優化利用網絡優勢,以學生“紅色社團”為切入點,構建“科學、合理”的紅色文化陣地,確保學生“紅色社團”發展過程中有一種“和諧、寬松”的外部環境。高校要利用先進的網絡,構建多樣化的紅色文化互動平臺,引導在校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不斷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更好地建設學生“紅色社團”,借助多樣化的網絡工具,比如,博客、BBS、網絡錄像,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當下時政熱點、社會發展焦點問題,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開放型學習平臺,不斷學習多樣化的紅色理論知識,全面、深入認識紅色文化,優化利用先進的網絡資源,大力建設“紅色社團”,還能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培養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2~5]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紅色社團”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性平臺,需要不斷壯大學生“紅色社團”隊伍,使其朝著“特色化、品牌化”方向不斷發展,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大“特色”。高校要定期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引導“紅色社團”成員積極、主動參與其中,使其在親身實踐中更好地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系列理論成果,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從不同角度入手將其靈活應用到實踐中,科學探討當下時政熱點、焦點等,使其充分意識到發展“紅色社團”的重要性。同時,高校要多層次開展具體特色的實踐活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實踐性”特點,充分展現“紅色社團”特色,吸引在校學生參與其中,不僅僅是“紅色社團”成員,使其在特色實踐活動中全方位正確認識“紅色社團”,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其中,為不斷發展學生“紅色社團”隊伍提供有利的保障。此外,高校要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具體情況以及具體要求,圍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學生“紅色社團”為中心,開展多樣化的比賽活動,比如,紅色文化知識競賽、思想政治教育風采大賽、紅色之歌演唱比賽,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引導他們不斷參與其中,全面、深入了解“紅色社團”的基礎上,也能對其進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促使學生“紅色社團”人數不斷增加,不斷發展壯大,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要全面、客觀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客觀要求,全方位正確認識學生“紅色社團”,準確把握其特點、性質、作用等,客觀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學生“紅色社團”存在的問題,健全高校學生“紅色社團”管理制度,借助網絡優勢,構建紅色文化陣地,注重學生“紅色社團”的發展壯大。以此,促使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開展,大力建設學生“紅色社團”,促使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知識的同時,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成為新時期社會市場需要的“高素質、高水平”專業人才。
[1]姜曉慶,張攀.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團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3,01:217-218.
[2]陳蘭.有效發揮學生社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4:169-170.
[3]那日蘇,黎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視域下的學生社團發展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08:151+155.
[4]魏方.淺析思想政治教育下的高校學生社團發展[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0,08:83-84.
[5]蔣晨菲.高校學生社團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優化[J].理論觀察,2014,0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