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彩虹
(江西省進賢一中 江西進賢 331700)
淺析如何提高高中英語作業布置的有效性
樊彩虹
(江西省進賢一中 江西進賢 331700)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自然延續和補充,是鞏固、掌握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布置作業來檢查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從而有效地調整教學重心和策略,進行教學。我們可以嘗試改變作業的設計,變被動為自主,變單一為多樣,變乏味為有趣,變低效為高效。
課堂教學 布置作業 有效教學
1.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作業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方面的獨特作用不容忽視。有趣的作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作業的設計要能激發學生求知欲,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探索知識。作業內容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理,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1]
2.目的性原則
課后作業的目的是檢查教與學之間的薄弱環節,幫助學生熟悉和掌握基礎知識,并在知識的應用中提高能力。所以作業的布置要有計劃性和針對性。所布置的作業必須是精心挑選的,作業的內容要和課堂教學內容一致,同時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認知水平,既不要太難,也不要太易,能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知識遷移能力。例如,在學習定語從句后,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完成句子、句子合并、句子翻譯等書面作業,使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充分理解定語從句的內涵,并且能夠在實踐中正確應用,從而達到復習知識、鞏固知識和應用知識的目的。[2]
3.層次性原則
課堂教學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作業布置也是如此。要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作業內容要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的心理特征,要利用每個學生在興趣、動機、意志、能力、思維品質等方面的優勢,促進其知識的鞏固與增長。對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搞“一刀切”。要讓優等生吃的飽,也要讓學困生不感到太難。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都感到自己在進步。使他們都能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比如當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后,給優等生布置綜合性的作業,包括寫作、翻譯、復述課文等;給學困生布置容易一點的作業,如單詞記憶、補充句子、背誦課文等。
4.多樣性原則
英語作業的形式有很多種。根據教學內容可以布置以下形式的作業:
(1)課前預習作業。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文前,結合文章內容,查找并閱讀相關資料,搞好課前預習。課前讓學生在預習后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提出感興趣的問題,并嘗試探究解決。這種問題可以在課上交流,也可放到課外共同找資料解決。因為這些是學生自己提出的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就有熱情,會想辦法利用各種渠道來解決疑問。
(2)課后鞏固拓展作業。上完一節課并不意味著完成了教學任務。知識的延伸和拓展依然是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如要進行詞匯的記憶、知識點的梳理和相關話題的口頭交際等。在單詞記憶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建立自己的詞匯收集本,以容易查閱為標準,將每天碰到的生詞記下來。生詞的來源主要是學生平時的學習、練習及課外閱讀。還要對學生的單詞記憶進行不定期檢查,舉辦詞匯本展覽活動,表揚收集且記憶較多詞匯的學生;鼓勵學生利用單詞編故事。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加深理解所學單詞,又可以豐富語言交際及語法功能項目。
作業要體現教學內容的層次性,適合思維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布置的作業如不符合學生實際能力,太難或太深,學生不會做,勢必影響他們的興趣和情緒,挫傷自信心。因此,我們要有針對性地分層次布置作業,即作業數量適當,難易適當,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老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分成兩組或三組,分類布置作業。
1.學生自評為練
為了使批改作業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把批改的權力下放給學生,使批改作業的過程成為學生積極思維、自我探究的過程。學生自評主要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策略、努力程度和學習效果的認可和評價。通過自評其家庭作業,讓學生客觀認識自己的優點,樹立自信,查找不足,努力改進。自我評價的方法靈活多樣。可所采用的方法有作業反饋表、作業檔案及作業展示等。
2.學生互評為學
新型作業的評改將由靜態的分離式走向動態的參與式。對作業的評價突出對學習過程、學習能力、綜合素質的評價。小組同學集體評議作業的優良,可以補自評時的不足,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水平,同時也是一個相互學習的機會。學生在批改別人的作業時,自然會把自己的做法和答案與別人的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就使自己正確的東西得到進一步強化,錯誤的東西得到進一步抑制。這種自我反省的方式要比老師的評價有益的多,學生也更容易接受。同時,在合作互評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策略也有了改進。實踐證明,互批作業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
3.教師評改為導
師評則可以作為自評、互補的有效補充,更明確地指出學生應發揚的優點和需努力改進的不足之處。只要學生的作業認真做了,只要學生的作業有了進步,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老師都不能忽略,都要給予鼓勵,并希望學生朝這個方向發展。教師要用積極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看到每個學生每天的進步,并予以充分肯定,讓每個學生在自尊、自信中學好英語,快樂成長。教師所給的作業評語要注意保持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理解學生完成作業的心理狀況,在評語中多給學生關愛、信任、理解、支持和鼓勵且持之以恒。
總之,要想提高英語作業布置的有效性,在作業設計中,教師不僅要研究作業布置的有效性、層次性和實踐性,還要提高作業的趣味性,控制作業總量,力求做到作業量少而精,使學生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由此可見,“英語作業布置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我們努力去做,“提質減負”是完全能實現的。
[1]竇黎.高中生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成績的相關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
[2]王成偉.減負環境下初中英語作業布置的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