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素霞(河南省濮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初級中學)
?
構建“生活化思想品德課堂”的探索與實踐
宋素霞
(河南省濮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四初級中學)
摘要:構建生活化思想品德課堂要善于開發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實施教學,要緊密聯系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實際實施教學,在課堂教學的具體操作環節中要做到導入新課生活化,創設教學情境生活化,創設教學問題生活化,開展教學活動生活化,布置課后作業生活化。
關鍵詞:生活化;思想品德;探索與實踐;基本要求;操作環節
《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課程設計的基礎”“將正確的價值引領蘊涵在鮮活的主題之中”“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要求,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善于開發和利用初中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組織教學,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成長服務。”以上觀點彰顯了思想品德課的生活德育理論。因此,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我們要樹立“用生活來教育”的教學觀,構建生活化思想品德課堂。
1.要善于開發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實施教學
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作為教師,要在以生活為背景的情境中將抽象的知識學習過程轉變為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過程,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誘發學生的內在知識潛能,使學生親身體驗問題的解決過程。
2.要緊密聯系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實際實施教學
學生對生活的感知是不斷擴展和提高的。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找準教學內容與學生不斷擴展的生活實際的“切合點”,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3.要充分運用現實生活中豐富、鮮活的教學資源實施教學,并盡量滿足初中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熱門話題的關切
現實生活是動態的,復雜多變的。因此,教師不能簡單套用書上的事例來解決現實問題,要充分運用、整合現實生活中豐富、鮮活的教學資源實施教學,特別是初中生對現實生活中關切的熱門話題的運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要將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融入生活實例之中,以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使學生處于和知識密切聯系的情境之中,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教育資源而進行合理的利用。
1.導入新課生活化,即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話題導入新課
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話題導入新課,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從而使新課的導入水到渠成。如,在講授《財產所有權》一課時,我采用“壓歲錢”引入,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因為“壓歲錢”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用壓歲錢引入課題,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2.創設教學情境生活化,即創設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
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教師應注意:創設情境所選用的材料必須是與課堂教學內容有著內在聯系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真實的、有代表性的材料。(1)要活用教材中的情景材料。教材中的情景材料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事例已經明顯過時了,有些事例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離得較遠。因此,在選擇事例時要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2)對生活中的事例進行合理加工。生活中,具有時效性、典型性的材料不一定和教材的內容、基本觀點完全吻合,這時需要教師進行對情景材料進行合理的、符合生活實際的再加工,切忌脫離生活實際的情景材料。
3.創設教學問題生活化,即創設有思維含量的、學生頗感興趣的教學問題
根據教學情境創設的教學問題,絕不能讓學生簡單地回答是不是、好不好,而要有一定的思維含量,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思考才能解決。如,在講授《消費者合法權益》時,我通過學校組織的一次春游活動創設了以下教學問題:八年級二班在一次去“綠色莊園”春游時,小紅和小蕊想買點紀念品。請同學們幫幫忙。(1)小紅和小蕊該上哪里去買?要注意什么?(2)如果小紅和小蕊想買一些貴重物品,拿不定主意怎么辦?(3)有些商家說:“不開發票可以優惠,開發票不能優惠。”小紅和小蕊要不要開發票?如果開發票該怎么開?(4)如果買到假冒偽劣產品該怎么辦呢?這樣,情景的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問題實際,問題的創設激發了學生興趣,同時具有一定的思維含量。學生只有認真閱讀課本才能解決一系列的問題,只有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活用知識課本知識才能完成這些問題。
4.開展教學活動生活化,即圍繞學生關注的生活中的問題,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
在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家庭、走向社會。因此,在課前或課后,教師應該有目的地要求學生開展采訪、調查、訪問等形式的實踐活動。以《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經濟制度》為例,我在教學之前,首先讓學生分學習小組做了一個社會調查:了解我們學校周邊的某些企業的所有制結構,讓學生去調查自己家庭、鄰居、社會上或身邊的親朋好友的收入情況等。這樣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處理教材,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得了體驗和感悟,在體驗感悟中又發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覺悟。
5.布置課后作業生活化,即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生活實踐
課堂中的知識、理論、觀點要讓學生內化,必須注重課后作業的生活化,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生活實踐,讓學生用心去經歷,用心去體驗……從而真正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從而在生活中真正樹立自己正確的價值觀。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必須向生活開放,向現實開放,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實踐思想品德課上的認識。
總之,要構建生活化思想品德課堂,就要樹立“用生活來教育”的教學觀,注重在教學中注入生活的內容和時代的活水,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接近現實生活,更加接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加強感知,激發思維,把無聲的“教學文本”演繹成鮮活的“生活文本”。
·編輯韓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