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學彪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景博學校)
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所涵蓋的學生四百人
殷學彪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景博學校)
本活動的首要目的是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校內走向校外;從單一的學校教師指導轉向教師、家長及專業技術人員等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社會人士合作指導;從學校獨立操作完成轉向尋求有關部門、學校的協作共同完成;從個別少數學生的參與轉向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并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從各校獨自為陣轉向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安排,將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教育的一個基本任務;從少數學生有限范圍的獨立活動轉向跨班級、跨年級的合作互助活動,實現資源共享。其次,初步探索一條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徑,為有關部門對科技教育的科學決策提供理論及實踐依據。再次,新課程改革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設置,為科技教育提供了極好的機會,將科技教育設置為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使科技教育從“業余課外活動”正式成為“正規的校內教學”,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個制高點,結合校內社會實踐活動,將科技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活動和學習中去,逐步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精神。
本活動是在銀川景博學校的學科月活動“水——生命之源”活動的基礎上,結合校本課程《社會實踐活動和科學探究》的開展,以九年級學生為主要對象逐步組織進行。具體內容是污水處理廠的實地參觀和實踐,讓學生了解凈水設備使用及親眼目睹污水的凈化過程,并親手操作。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體會到水資源的來之不易和生產、生活中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從而在生活中時刻把節約用水放在心上。再通過自己日常生活的表現,帶動身邊的同學和朋友。此活動還能增進學生對環境保護方面的興趣,也讓學生之間有更多的接觸和了解。
活動第一階段:
1.我向校領導匯報此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爭取校領導對活動的資金、人力、場地等的支持。同時,積極主動聯系史、地、生、政各學科教師,共同參與這個活動。
2.我和物理、化學、生物各學科教師分別從各自的專業出發,利用有效的網絡資源及參考書籍事先對污水處理進行系統的學習和了解,組建一支合格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師團隊。
3.利用校本課程,對學生進行集體培訓和講解,明確活動目標和方法及分配任務,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科技探究能力。
4.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讓各學科教師對學生宣講此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調動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這一階段在2015年9月結束。
活動第二階段:
1.組織學生到水洞溝進行實地考察,考察前團隊開會討論此次活動的具體操作:①九年級7個班分為物理組、化學組、生物組,并為每個組分配了學科指導教師。②考慮到人數過多不利于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從各班分別挑選10名學生作為代表到污水處理廠進行實地考察。③確定活動時間、活動路線及活動過程。
2.參與實地考察的學生在活動前對各小組要研究的內容進行資料調查,初步了解污水處理的相關知識。
3.各小組指導教師在實地考察前寫出各學科活動預案。
這一階段在2015年10月結束。
活動第三階段:
1.學生寫出本次活動的感悟,并以幻燈片的方式在課堂上向全班學生展示、講解。
2.活動中要求各教師和學生認真考察過程、捕捉信息收集資料,活動結束后,在學校總結的基礎上,寫出該活動的總結報告。
這一階段在2015年11月結束。
活動第四階段:
充分利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這個活動來檢驗本次活動的成果,在此期間積極組織教師和學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科技創新成果。
這一階段在2016年1月結束。
1.參加的所有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科技創新素養的培養,他們都具有強烈的社會實踐活動和科學探究的意識和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和科學探究能力。
2.教師科技教育業務得到提高,每人至少承擔并完成一個以上項目的指導任務。
3.總結出一條進行中學科技教育的新方法,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將活動成果向更大的范圍推廣。
1.通過完整的活動,學生學習到系統的社會實踐活動理論和科學探究方法,初步掌握創造發明和科學探究的原理、方法和步驟。
2.通過系統學習和具體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社會實踐活動和科學探究意識,這是本活動必須達到(2)向上倒推,認真閱讀題目,弄清題目要求,聯系相關的物理公式,逆向思維,倒推:要求出該物理量,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呢?電學計算題確實不難,從上可以看出,任何一個電學公式(除計算電功的公式外)都是三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所以電學題的解法我們可以歸類為“已知兩個物理量求第三個物理量”的簡單題型中。電學題無非就是建立串、并聯電路進行出題,而已知條件就是電流、電壓、電阻(電功或電功率),如果其中兩個已知條件恰是某一公式中兩個對應的物理量,此即為本題的突破口,下一步的計算就顯得順理成章。
5.運用數學方法的解題策略
在初中物理習題的解題過程中,數學方法的運用主要是指不等式法、列方程法和假設法等,應根據實際的習題內容來選擇最合適的解題方法,如,在解決力學中力的平衡問題時,可以合理地運用列方程方法,以利用“平衡條件”這個已知量來列方程。目前,列方程這個解題策略已經成為初中年級物理習題中比較常用的解題方法,需要按照找等量關系、列方程和求解三個步驟來進行,才能更快地解答出所求的物理量。由于人的思維經常都處于比較朦朧的狀態,只有在對某個事物進行詳細研究的過程中,才能將相關概念結合到一起,因此,合理運用數學方法,可以促進初中生思維能力不斷提升,對于推動初中物理習題解題策略不斷創新有著重要影響。
6.方程解題,化難為易
在近年來各大省市的中考物理題目中,有多個狀態電路的出題率逐漸增大。對于該種狀態電路來說,如果能夠在其中的某一狀態中獲得定值電阻、電源電壓的值,則可以在對上述值求出之后在另一個狀態中求解。而在實際解題操作中,該種方式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個較大的難點。為了較為直觀、簡單地對問題進行求解,列方程可以說是非常有效的一種解題方式。
綜上所述,根據初中年級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各種物理習題的解題策略,可以快速地獲得正確答案,使初中生的解題思維更加活躍,在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初中生的創新能力。
[1]高慶旺.淺談初中物理電路計算題的解題技巧[J].河北理科教學研究,2016.
[2]黃珍珍,黃國華,汪世龍,等.淺談運用思維導圖與初中物理電學計算題[J].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