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琴
(江西省上饒市上饒中學)
啟發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劉佳琴
(江西省上饒市上饒中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逐漸被老師和學生接受,啟發式教學是多元教學方法中重要的一個。生物教學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具有理論性強、需要記憶的知識點較多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容易使課堂枯燥,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有效教學
傳統應試背景下的“填鴨式”教學,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中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且容易使課堂內容枯燥,從而使學生失去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并沒有突出生物學科的特點和學科的魅力。啟發式教學則不同,它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示生物學科的特點和重要性,進而培養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等綜合能力。
高中啟發式教學在一定的原則下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獨立思考的原則。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是每個學科的要求,傳統的教學忽略發揮學生的作用,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只是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老師利用實驗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自主學習的原則。高中階段學習緊張,時間安排得很緊,學生沒有自己的時間。教師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去學習,滿足自己的求知欲。(3)舉一反三的能力。生物學科的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應讓學生聯系生活將理論轉化為實際,解決實際問題和解釋生活中的問題。
新課改下,老師應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利用啟發式教學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引領學生一步一步思考。比如,在學習“細胞物質的輸入和輸出”時在日常生活中,首先以滲透作用為起點,薄膜裝有的蔗糖向燒杯中的水滲透,讓學生首先對半透膜、滲透、分子的運動有一定的了解,提出問題:為什么嗑完瓜子后嘴唇會出現口干舌燥的現象?細胞膜的性質是什么?引導學生思考,并帶著問題進一步學習,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在和諧的氛圍中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問題,培養了學生溝通交流能力和思維能力。
豐富的教學模式將枯燥的生物理論知識更加具體生動化,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生物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我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拉進了學生與生物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對學科有新的定義,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在學習“細胞的生命歷程”這一章節時,我組織學生利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的不同時期,并對不同時期的特點進行觀察記錄,使學生對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死亡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同時使學生對微觀世界有一定的認識,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欲望。在學習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原理時,知識點較多,學生記憶有難度,筆者組織學生對植物細胞進行觀察,使學生對細胞的結構及葉綠體、線粒體等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以環形的形式觀察物質的運輸能量的消耗,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在學習生態系統時,我則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構建近似的生態系統,小組間進行比較看誰的系統存在時間長,使學生對于生態系統間的能量循環有更具體的認識和感受,另一方面也可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走進了課堂。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集聲、象于一體借助網絡上的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比如在學習“基因的本質”時,老師可通過收集相關信息以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示DNA分子結構及其基因的組合形式,基因突變及對人類的影響,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習效率還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生物科學的重要性,讓學生對生命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認識,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體系。在學習“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時,該章節涉及現代前沿的最新知識,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資料,并制作PPT將自己的認識展示出來,開闊了學生視野,使其了解了更多的前沿知識,學生學會了對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學生參加到課堂教學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對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技能。老師在最后做總結補充,肯定學生的表現,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讓學生逐漸把握學習課程的重點,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基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啟發式教學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夠緩解課堂氣氛,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這就要求教師首先使學生對生物學科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嚴謹的學術態度,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注意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地調整教學,使啟發式教學更好地發揮作用。
[1]陳漢.探究啟發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56.
[2]李霞.淺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D].華中師范大學,2008.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