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三中學)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活力課堂
張萍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三中學)
很多初中生都希望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那樣他們在學習中才會充滿樂趣,才會積極主動。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打造一個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中快樂地學習知識。
初中語文;活力課堂;策略
初中語文活力課堂是充滿樂趣的,也是學生比較喜歡的。因此,教師應該好好運用活力課堂的價值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學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可以輕松、愉快地學習知識,和同學、教師一起探究問題。可以說,活力課堂是一個可以使學生盡情施展才能的課堂,在活力課堂上,學生可以學習到有價值的知識。
1.初中語文教學方法落后
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是比較落后的,很多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只是簡單地講解知識,學生完全依賴于教師的講解。慢慢地學生在聽課中就過分依賴教師,很少自己獨立思考問題。因此,學生一旦回到家沒有了教師的指導,是很難獨立學習。21世紀需要會主動學習的人才,學生只有主動學習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有價值的知識。
2.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一些語文教師錯誤地認為語文教學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開展的。這種應試教育的觀念是錯誤的。因為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語文教師存在的錯誤的教學觀念對于教學的順利開展有著極大的威脅。在這種錯誤觀念的指導下,教師很難制定出創新性的教學策略,學生也很難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3.語文教學內容單調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語言性學科。因此,它的教學內容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充滿趣味性的。但是,當前的語文教學內容卻是比較單調的,只是一些課本中的內容。學生學到的只是死板的知識,很難提高自己的知識運用能力。單一的語文知識內容是難以實現語文的文學價值的,因此,教師應該重視這個問題的解決,使語文教學內容充滿趣味性,吸引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
1.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依靠課本來講解語文知識,還要在必要的知識點之外增加一些課外的知識,以此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只有打造語文活力課堂,才能使課堂變得有血有肉,讓學生感覺到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2.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有的學生喜歡教師使用幽默的語言,他們感覺幽默的語言比較生動、靈活。而有些學生喜歡教師在講課中感情是比較豐富的,因此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喜歡的教師的語言特點來選擇語言風格,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學生就能夠提高自己學習的積極性。
3.時代的要求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時代的不斷發展,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新時代需求的人才。在新時代,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才能真正為社會創造無形的價值。然而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依靠語文教育來實現。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可以在語文教學中通過打造活力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創新能力,才能夠在以后步入社會有較高的工作能力和應對解決困難的能力,才能真正適應時代的發展。
學校應該重視這個問題的存在,積極改變語文教學模式,使語文教學模式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實現語文教學的價值。
1.小組合作教學
小組合作教學是新時期教育下的一種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師指導學生分組,然后學生在小組內通過探究合作來一起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模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在具有活力的課堂上學到知識。例如,在教學古詩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可以讓學生四人一組,讓每個學生負責一句詩的理解,然后再一起交流自己的理解情況。最后教師根據學生在小組中的討論情況給學生講解。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可以激發自己學習的主動性,這樣也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提高學生的語文修養,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語文教育的價值體現,能培養學生的文學感知能力與欣賞能力,用文學的觀點去思考問題,對文學有審美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文學問題,還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學知識,掌握文學構架體系,理解知識的內涵與美麗,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可以提高其對語文的學習能力,以及對文學的審美能力。這樣一來,對學生來說,學習已經不再是一種應試教育,而是一種享受,能使語文教學模式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3.改變傳統教學方法
語文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豐富學生情感,提高學生的修養,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語文教育對于學生來說是重要的。因此,要上好一堂語文課,不僅要讓語文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還需要確定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讓學生在語文課中學到有價值的語文知識,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首先,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該做到以學生為本,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然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傾聽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然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來展開教學。教師只有把握好學生的興趣點,才能在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里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聽說寫能力的培養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該注重聽說能力的訓練,以此來提升語文運用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多聽、多說、多寫,利用活躍的課堂氣氛引發學生對語文的重視和喜愛。學生在以后工作中,是需要具備一定的聽說寫能力的,語文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就業。教師也應該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寫作練習,能夠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寫作格式后,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為學生以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4.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
學生在學習中比較重視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也是打造活力課堂的有效途徑。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與時俱進,跟上時代步伐與潮流,將新型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上來。對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可以建立一個良好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同時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勇敢地將自己的見解表達出來,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講解。教育工作者教學的過程也就是一個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能力、擴展學生思維的一個過程。學生在老師為其營造的學習環境下,輕松愉快地學習,更好地發散思維,開闊創新,不僅能促進學生個性化地發展,同時還能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到學習討論的環境中,利于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5.活化課堂教學,幫助學生理解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的學科,它的學科內容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學到一些語文知識外,還應該給學生拓展一些課外內容,能夠把教材內容與實際的生活相聯系,增加語文課堂的靈活性,這樣語文內容才能真正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
例如,在教學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可以首先給學生講解課文內容,并且對文中描寫的《濟南的冬天》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在學生明確了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播放《濟南的冬天》的微課。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就能夠對《濟南的冬天》有一個直觀的體會。學生在觀看視頻之中通過不斷的思考,就能對濟南的冬天美麗的景色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加深對這篇課文的認識。
6.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之外,還應該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通過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使語文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這樣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魯迅的作品《社戲》時,對人物形象性格進行分析是文中重點問題之一,在教學中可以重點講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然后給學生播放關于《社戲》的微課。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再加上對視頻的觀看,就能夠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理解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7.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語文教學內容是比較多的,除了有對課文的教學之外還包括寫作方面的教學。在當前形勢下,初中寫作教學采用的是單一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學寫作的過程中失去了學習興趣,影響了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很多學生在寫作課上只是為了應付教師而完成寫作任務,而且寫出的作文質量也是比較差的。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寫作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通過觀看課件,對課文有更深刻的了解,這樣他們就能夠在寫作過程中產生寫作的靈感,增加寫作的素材。例如,以“冬天的雪”為題進行寫作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播放關于冬天雪的紀錄片。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看到銀裝素裹的景象,在腦海中形成對雪的大概印象,從而為自己的寫作打下基礎。
教育工作者應該為中國語文教育事業的進步貢獻力量,促進學生發展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與任務。相信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無私奉獻下,會培養出很多優秀的語文人才,培養出很多為國家發展有用的棟梁之才。
[1]譚蒙革.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辦法[J].成功教育,2008(8).
[2]李文勇.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J].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0(6).
[3]邵海英.讓創新之花在語文教學中綻放[J].文學教育,2010(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