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磊
(吉林省通化縣東來鄉海聯學校)
培養初中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探究
于磊
(吉林省通化縣東來鄉海聯學校)
中學化學學科是化學教育的起始學科,學好化學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從用心設計環節、做實實驗教學、強化語言魅力和創新教學方法四個方面敘述培養初中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最終讓學生愛上化學這門學科。
初中;學生;化學;興趣;實驗
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對工農業生產、醫療科技、能源材料、軍隊與國防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與人們生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中學化學學科是化學教育的起始學科,它不僅能為學生今后在化學領域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也能為學生畢業參加工作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所以,化學教育尤為重要,初中化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所以更為重要,而學好化學要著重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起,讓學生在初中化學內容分散、任務重、課時少及有些概念不易理解等挑戰下,克服困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和掌握實驗基本技能,擁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并且能夠簡單地解釋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現象。下面就自己在工作實踐中的一些做法,談幾點體會。
興趣是求知道路上的巨大動力,只要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學習就會變得簡單。興趣的培養在于誘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因勢利導,利用一切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方法,有目的地設計課堂情境,激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自覺地學習。
初三學生剛接觸化學,雖然陌生,但是不見得討厭化學,而且對化學實驗還有一定的興趣。所以,前幾堂的化學課一定要有目的地設計好,盡量吸引學生的眼球,因為這可能決定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認識。所以,在頭幾節化學課的設計上,要將與生活相關的、有趣生動的、貼近生活的場面展示給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增加一些趣味實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自我介紹的設計上,我會事先在一張氫氧化鈉溶液的白紙上書寫名字,然后向白紙上噴加無色酚酞溶液,白紙上忽然顯現出老師的名字,學生一定會大呼驚嘆,然后目光就會聚集到老師的身上,興趣自然就產生了,緊接著我會用“清水變牛奶”“茶水變墨水”和“鐵絲燃燒”這些實驗來吸引學生眼球,由此,學生起初對化學的印象就變成了“好玩兒的實驗”,教師告訴學生,其實化學課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然后講化學的發展歷程,結合教材介紹科學家們探索化學奧秘的故事,講解我國化學發展的過去與現狀,激勵學生發憤圖強,將來為我國的化學事業貢獻力量。興趣有了,學生自然才會愛學。
化學教學應該以化學實驗為基礎和核心,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利用化學實驗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首先,重視演示實驗。演示實驗過程中,通過與學生共同操作或將演示實驗由學生操作、教師指導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熱情,使學生參與到演示實驗中來。其次,分組實驗。在保證實驗開出率的基礎上,重視學生提出的實驗設計方法,落實所設計的實驗方案并對實驗結論進行評價、討論、反思,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材中安排的小制作、小實驗可在課后進行。例如,簡易凈水器的制作,可以讓學生在家中搜尋材料,獨立完成,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制作做出相應的評價。
語言是教師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但我們要善于發揮語言的優勢,可以將課堂教學與脫口秀式表達相結合,讓教育的語言更加輕松活潑,這樣的語言用來教學,對學生也是一種享受,課堂上可以讓學生盡情地提出問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交流,用思想的碰撞來表述和論證其討論的議題。對教材中比較難懂的概念或者知識點,可以總結成順口溜,讓學生便于記憶,如,原子結構編成:原子個很小,內容可不少,中心原子核,正電體積小,中子不帶電,電子繞圈跑。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編成:電子能量不全等,布滿里層布外層。最外電子影響大,決定元素化學性。原子趨勢要穩定,非金易把電子爭。金屬失e露次外,惰性氣體難反應。
為了鞏固學生已經培養起來的學習興趣,采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才能穩定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這種愉快氣氛下學生能開心牢固地掌握知識。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可以打破常規,變換教學方法,例如,化學游戲法、邊講邊實驗法、分組習題對抗法等多種創新式教學方法,這些方法都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以分組習題對抗法為例,每章結束,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習題課變得生動有趣,而且通過這種方法復習的效果比大量做題要好很多。
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改變課堂教學設計,精心設計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用心投入課堂中,在有興趣的基礎上,相信化學的學習就變得容易多了,讓學生擁有濃厚的興趣從而愛上這門學科,那么,初中化學內容的枯燥乏味就會變得蕩然無存,順理成章地學好化學。
[1]楊薇,郭玉英.PCK對美國科學教師教育的影響及啟示[J].當代教師教育,2008(3):6-10.
[2]謝賽,胡惠閔.PCK及其對教師教育課程的影響[J].教育科學,2010(5):55-5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