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福
(韶關市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 廣東韶關 512000)
綜合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的探討
朱忠福
(韶關市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 廣東韶關 512000)
綜合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它能幫助學生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為挖掘學生創造力和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提供了條件,對培養學生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主觀能動性 實踐 創造性
目前,許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小學生要奶奶喂飯,初中生草和韭菜分不清楚;大學生帶著家長去上學的例子屢見不鮮了。梁啟超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時代要求我們的孩子們具有獨創的本領,生活需要他們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我們的家長、老師不會一輩子都在為他們保駕護航,他們總要學會自己長大。因此,作為教育者,必須引領學生獲得參與世界的體驗和經驗,發展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使他們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個性品質。[1]
綜合實踐活動是我國新課程計劃規定的中小學生的一門必須課程。目的是要把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密切聯系起來,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綜合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其主動性,讓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積累豐富經驗,改變過去那種與社會生活相脫離的教育方式,那我們該如何把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提高相結合呢?[2]
目前絕大部分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動性比較差。只知道死讀書,讀死書,五谷不分,四體不勤,我們的家長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只要讀好書就行了,其他事情包括吃飯,穿什么衣服、鞋子,疊被子,整理房間等都全包代辦了,我們的孩子真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如內務整理:按照部隊的標準,被子要疊成豆腐干形、牙膏牙刷口杯要成一條線等。經過多次的練習學生學會了收拾寢室,給寢室設計床頭卡、給班級設計班徽、口號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集體活動當中,動手動腦,積極地去布置寢室和設計床頭卡、班徽、口號,遇到有分歧的時候,還學會了舉手表決和闡述自己觀點,以達到最后的統一。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自己動手的時候,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和喜悅。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干,自己想動手去干,自己想辦法去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成就感。
我們的家長、學校都應該放開手來,讓學生干起來,動起來。別在乎學生犯錯,給他們多點表揚,多點鼓勵,他們能做得更好的。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學會如何去質疑問難、如何去主動探究、如何去分工合作。這種主動學習的體驗和經驗獲得不僅對于學科課程的學習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對于學生的終身學習會有深遠的影響。
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就是要學生實實在在地去“做”。綜合實踐活動能使學生參與活動,親歷親為,也克服了單純學習書本知識的枯燥與乏味,使得學習變得生動、鮮活起來。比如總是在課堂上聽我們的老師講要注意防火,遇到火災不要慌亂,怎樣逃生和怎樣使用滅火器等知識,可是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有經歷過火災,所以老師所講的知識都只是紙上談兵。而實踐活動中的消防演習,讓學生體驗了一個在遇到火災的時候由驚恐到自救的全過程。通過這樣的消防演習,學生明白了使用爐灶時,要始終有人看管,并做到人離火滅;當發生火災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沿著走廊邊撤離等。這樣的知識和經驗,們的學生會終身難忘的,并把它們融會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去。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從問題或活動主題的提出到實踐過程,都充滿著問題意識、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我們通過救護技能訓練活動實踐表明,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從生活中的細微之處發現問題,明確活動主題,問題意識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面對各種自然情境、社會情境和自我生活中的問題,學會了如何去思考與研究,如何與他人交往,如何與社會部門進行聯系,如何運用已有的基礎知識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如何制定一份解決問題的方案,總之,如何去實踐。同時,也逐漸形成各種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的成長打開了另一扇窗子,使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起來。
學科課程的課堂教學,它賦予學生的是一種“書本世界”生活,難以有效地關照他們的“生活世界”。綜合實踐活動則是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在這種生活世界里,通過走近自然,走入社會,反思自我。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會進行同伴交往。比如讓城市學生從課堂走進農家天地,吃農家飯、干農活、體驗農村生活。通過親自動手在農田里鋤草、施肥,和農村學生一起勞動、同吃同住,遇到問題自己處理,讓他們在實踐中收獲、在收獲中成長、在成長中體驗生活的樂趣。[3]
合作和交往能力是一個現代人在社會上生存的必備,綜合實踐活動為該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條件。現在的獨生子女,成長過程缺少同伴的陪伴,導致養成了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不愿意與人交流、不會和同伴合作。
小組合作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組織形式,這不僅有利于發展和發揮學生的特長,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使他們在同伴分工合作、制訂方案、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分享與交往。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比如搭橋過河、野外生存體驗、野炊活動等,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很好地發展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和提高了他們的交往合作能力,對他們的社會交往、為人處世也是一個鍛煉和提高。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帶給學生的發展和變化是巨大的,它能夠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用以應對未來生活中的風雨挫折、艱辛坎坷、荊棘磨難,讓我們的學生真正的強壯起來,能夠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歷史重任。
[1]《綜合實踐活動研究與培訓資源庫(上、中、下)》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年7月第一版
[2]《實踐花開》平陽縣中小學綜合實踐基地編
[3]《課程研究》2006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