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重慶市綦江區東溪中學)
如何讓試卷講評更有效
張青
(重慶市綦江區東溪中學)
考試是教學定量考核的重要手段,也是檢測學生學習狀況的一個手段。特別是進入初三,各科的各種考試一日比一日頻繁,考試之后,就涉及試卷的處理。如何讓講評課真正起到作用,上出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般傳統的試卷講評課是按照試卷上的題目,一道一道給學生公布答案,不分學生的情況,平均用力。這樣極易發展成為填鴨式教學,老師講評的任務是完成了,至于學生接受情況,就難以把握了,有時講完試卷收起來一復查,錯的還是錯,筆都沒有動,改都沒有改。現在的雜志和網絡上,也有許多試卷評講方面的相關文章,名曰介紹試卷評講的方法。但在我看來,多數都是理論上的探討,什么要講學生的重點難點,要講清解題的突破口,講思維發展的過程等等。這些話對教師而言誰都會說,誰都懂。但是如何運用這些理論來指導實踐呢?仍是一個難題,始終沒有完成化理論為實踐的跨越。
我校近年來摸索總結了一套課堂“四導”教學模式,即“導學、導疑、導講、導練”。這套模式無論是對新課還是講評課,都有極好的指導作用。我在學校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多年。深入學習、運用了本校的“四導”教學模式,對這一模式在講評課中的運用,特別地有感受、有體會,現在我就把自己總結出來的用“四導”教學模式指導講評課的方法,以及具體操作步驟呈現出來與大家分享,這是我自己教學經驗的一個總結,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
前面說過,四導教學模式就是“導學、導疑、導講、導練”,這四個“導”的順序,是固定不可改變的,連貫起來就是說:先引導學生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疑問,教師針對學生的疑問精講,講解之后輔之以練習,了解掌握自己講的效果,由此判斷學生學習中的疑是否真正得到了解決。基于此,我講評課的步驟如下:
1.教師必須及時批改試卷,分析學生的錯題走向和趨勢,統計每道題的得分情況,搜集準備講評之后的反饋練習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一步也就相當于了解學情,也就是備課中的備學生。試卷的批改一定要及時,要在學生的頭腦還在回味試卷中的題目時就去評講,時隔太久,學生激情一過,就難以進入狀態。對錯題的統計最好數出錯的總人數,算出百分比,能記住幾個學生的名字則更好。
2.分發試卷,分析年級或者班級的考試情況。從全年級的情況分析到班級的情況,便于學生對考試的難易程度和在自己所處的層次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知道,僅僅看自己的分數,往往難以定位,考題的難易不同,得分也就不同,我們只能在與他人的比較中,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所以,給學生這方面的分析也必不可少。
3.導學。讓學生獨立翻書,查資料,看看通過個人的努力,可以增加多少分。然后教師根據事先對錯題的分析,有目的地詢問增加分數較多的同學,以此警示其他同學。初中語文科目,特別到了初三,學生認為書上的知識又不考多少,往往忽視教材,一味地做練習。于是詩歌和古文就不被重視,早讀常常死氣沉沉,沒有朗朗讀書聲,這一舉措有利于學生回歸課本。這也就進入了“四導”第一步的“導學”——自學。
4.還是導學。由小組長組織,各小組成員坐到一起,能者為師,互相學習,互相探討,互相講解。自己會的題,講給小組其他同學聽,讓別人也會;自己不會的題請教他人,虛心學習。這一步極大地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功能,有可能不同小組不同學生,問的和講的題都不一樣,這才真正是他們自己需要的。每個同學都有可能給其他同學講題,既幫助他人,也接受他人幫助。找到自信,也充分尊重和相信他人。這種“兵教兵”的“滿堂言”課堂,氣氛一定是活躍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一定是高昂的,比起傳統教師講評的“一言堂”有天壤之別。這仍然就是“四導”教學中的“導學”。
5.導疑。各小組在活動后,對自己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行統計,把序號記下來,登記在黑板上。如,第一組:3、9、18;第二組:12、18、20;這是“四導”教學中導疑這一步的實施。這些問題都是各組同學經過充分討論所不能解決的難題,問題不會很多,也比較集中,學生也比較有迫切的愿望去解決它們。
6.導講。各小組按順序登記的序號,教師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些是全班的普遍問題,哪些是個別小組的個別問題。馬上就能確定講的順序,出現次序最多的題先講,由多到少,講的過程才能一直抓住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這時候的講,也并非教師的包辦,比如第四步中的舉例,第三題第一組需要講,第二組則不,那么就由第二組推薦一位同學來替第一組講,第二組講完,其他小組有疑問或者有補充,都一一發言。對那些大多數組都需要講的問題,或者其他難點重點題目,教師要特別關注同學們的講是否真的有效,必要時,教師也可以追問、引申、補充,達到自己評講的效果。
7.導練。學生在黑板上統計的題目都講完之后,教師根據“導學”“導疑”“導講”過程的發展,學生互相講解過程中的問題,有選擇地展示事先準備的補救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反復進行重點、難點的突破,鞏固講評課中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以上七個步驟,就是我運用“四導”教學模式指導講評課的結果。這七個步驟,第一步是幕后的,是學生看不見的,也是最繁瑣的。只有做好第一步,以后的每一步才會走得從容、瀟灑。這也正如《曹劌論戰》中所講的道理一樣,只要看一看事前的準備工作,便能預知事情的成敗會如何。
2015年雖未盡,但我們已聽到2016年的腳步聲,一年一度的中考迫近,我們做老師的,如果也能這樣堅實地走好新課、復習課的每一步,那么2016年中考的成功,對大家來說也就指日可待了。
愿我的微薄之力能對你有些微幫助!
·編輯 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