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小丹(長春市第一五一中學)
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
魯小丹
(長春市第一五一中學)
所謂“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主要強調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以物理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推進課程,主要通過問題的提出和談論來將物理教學過程進一步連接起來,實現教學環節的合理安排。從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為切入點,綜合分析了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方法。
問題;教學手段;課堂教學設計
所謂“以問題為中心”強調的是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通過具體的問題研究來組織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問題討論來有機結合所有教學環節。在此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要通過教師的課堂提問來不斷思考和總結,從而最終實現物理理論知識的消化和吸收。
1.為“問題”而提出問題
在現在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課堂問題提出也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但是大部分物理教師的課堂問題提出主要目的還是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所以問題的作用過于表面,并不會真正引起學生思考。與此同時,問題的提出有時就是作為一種懲罰性措施,根本無法調動學生的問題思考主動性和積極性,反而會讓學生對問題研究更為反感。
2.問題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脫節
現在的很多高中教學過于關注學生的考試結果。所以多數都是利用傳統套用教材的問題,同時,這些問題很多也都是教師個人研究得出的結論,內容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沒有從學生的自身生活實際出發思考問題的設計,這會導致理論問題的研究脫離實際生活,不利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問題的封閉和缺失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3.問題的參與者比較單一
在實際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中不難發現,大多數院校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乃至各科課堂教學中,問題的提出和把握都過于集中在教師個人身上,學生始終都是被動地參與問題的回答,被動思考。同時,教師一旦提出物理問題,通常都是只有對物理學科很感興趣且比較大膽的學生會主動回答,大部分的學生還只是聽并不參與教學活動,能夠針對教材內容以及教師的課堂講解內容提出個人見解和問題的學生更是微乎其微,這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
4.注重結果,忽視過程
對于部分的問題教學實踐過程中,很多教師仍然是僅僅局限于:首先根據具體情境創立問題,其次教師提出個人問題,再次是學生思考和討論提出觀點,最后教師給出標準答案。這種過于形式化的傳統問題方式,從整體角度分析會覺得教師通過此種方法已經給學生創造了思考空間,但實際上教師的重視結果仍然是學生給出的問題答案是否與自己的標準答案一致。這很容易造成學生提問的局限性,無法達到開發思維的目標。
1.轉變教學觀念
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應該明確問題提出的出發點和立足點,轉變教學觀念,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因為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環節的設置上片面強調對學生的“思想灌輸”,對學生的實際個人參與能力的培養完全忽略。因此,新的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對策應該首先從轉變教學觀念入手。
2.結合生活實際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應根據具體物理研究課題的不同、學生能力水平的不同,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實際出發綜合性地研究問題。例如:多媒體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等等,可以有效實現學生物理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3.注意問題的啟發性和參與的趣味性
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注意問題的啟發性,在問題提出以后,學生才能進一步對問題深入思考,進一步保障以問題為中心的具體物理問題方案的實施,增加物理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和趣味性。
4.過程結果雙重關注
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實施過程中,應對過程和結果同等關注。教師通過此種方法可以實現學生思考空間的擴大,問題提出目的不應僅僅局限于答案的獲取,還應考慮是否能達到開發學生思維目標,實現對傳統物理教學思想的創新和發展。
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是保證課堂教學科學化發展、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的關鍵。同時也是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質量上升的有效手段。在問題的解決思考過程中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所以“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是新時期的新型教學技術創新,有利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
[1]張旭東.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J].人才資源開發,2014(22):166.
[2]丁光輝.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J].現代交際,2014(11):137.
[3]吳繼龍.基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J].亞太教育,2015(16):65.
·編輯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