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
歷史學科的中考復習策略初探
徐媛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開展與深入,歷史教育作為承載“培養合格的現代公民”這一項基本任務的學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更多的省市地區將歷史學科列入中考考試科目。因而,系統地進行歷史學科的復習,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能力。
歷史;中考復習;策略
首先,當進入九年級第二學期時,要按照日歷做好四輪扎扎實實的復習計劃。以2015年中考為例,計劃如下:
1.系統復習,夯實基礎(2015年 3月 2日—2015年4月17日)。
2.專題歸類,縱橫聯系(2015年4月18日—2015年4月30日)。
3.綜合模擬,強化訓練(2015年 5月 1日—2015年6月11日)。
4.查漏補缺、考前輔導(2015年6月12日—2015年6月18日)。
那么復習應該如何進行呢?筆者根據多年教學實踐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中考試題著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我們在第一輪復習時更側重于基礎知識的積累,重大歷史事件的相關要點(時間、地點、原因、經過、影響等)要記熟。平時重理解,考前重記憶,只有爛熟于心,答題時才能信手拈來。
以記憶時間為例,是很多學生頭疼的問題。其實可以將一些重大事件進行歸類對比,找出其中的特點,就不那么容易混淆了。
我們可以在同類歷史事件中找規律,例如,工業革命中的一些時間:珍妮紡紗機1765年;改良蒸汽機1785年;汽車1885年。
以表格形式呈現出來后,學生很快就會發現其中的竅門,只要記住一個時間,其他時間也就相應記牢了。
1.作為歷史教師,在專題復習課中一定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認識專題的每一個知識點,多角度多層次去分析每一個知識點。
例如,整個中國近現代史包括了八年級上冊和下冊兩本書,看似千頭萬緒,實際上這段歷史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有了高度認識之后,對中國近現代史的復習,就可以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圍繞如何實現民族獨立、如何實現民族的初步繁榮富強去復習。這樣就能將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歸納其中,給學生以清晰的歷史線索,并且學會學習和復習歷史的方法。
2.關注專題之間的縱橫向聯系。
例如,以“新中國的外交”為專題進行復習時,可以先宏觀把握新中國的建交原則,其次歸納外交成就,分列為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紀的新外交,形成縱向聯系;第三,聯系世界局勢,例如冷戰、多極化趨勢的出現等,形成橫向聯系;最后,分析取得顯著成就的原因時就可以水到渠成;并且在課堂的最后,注意與現實熱點問題的聯系,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最終強化學生的歷史素養。
在中考復習中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逢5、逢10周年紀念的歷史大事,這些是每年中考的熱點。因此,在復習中應該將當年的周年事件做以系統梳理,提醒學生重視。
歷史中考命題不回避熱點,這是中考歷史命題的原則。近幾年的中考日益貼近生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充分體現時代性的特點。但教師不要盲目追熱點,而應把這些時事熱點與考試說明中的重要知識點有機結合。中考考查更多的還是課本中具體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在時刻關注時政熱點的同時,可針對與歷史知識有聯系的社會現實問題,確定主題進行綜合認識、多角度認識,并提出解決方案。
中考歷史試題中的材料解析題、問答題甚至是選擇題都要求學生學會正確解讀,正確審題,從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根據題意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解答。因此,提高學生審題、答題的能力在復習中很關鍵。
1.審題時要做到審清題目的限制成分(時間、地點等方面的限制)、中心語、關鍵詞、答題方法(說明、論述、簡答、列舉等)等重要內容,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對題”“答非所問”的現象。
2.答題時要做到:(1)根據題目要求答題,有的放矢;(2)根據分數答題,有序答題;(3)答題的格式要規范,將答案的要點標清序號。
在平時注意強化訓練,并要求學生建立自己的“錯題庫”。在正式考試前,只要能夠將“錯題庫”吃透,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在中考歷史復習中教師要夯實基礎、突出重點、理清線索、切中時代脈搏,融會貫通、靈活運用,這樣學生在中考中才能高效地發揮!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