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華(江西省南昌市玉河中學)
語文課堂教學之我見
黃利華
(江西省南昌市玉河中學)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所有學生看來,語文既好學,又難學;想得高分難,及格相對其他學科來說也比較容易。為什么學生會產生這樣的看法呢?就因為語文這一學科的特殊性。因為日常生活中,我們處處要接觸它,既熟悉又陌生。既然如此,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從我任教二十多年的經驗來看,我歸納了一下,現在就來談談。
我們經常說,備課,不但要備課本,更重要的是備學生,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因材施教。每一個老師都應做到用教材教,所以這就對語文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認為,要備好語文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落實一個“小”字。我們在教學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要從小著手,結合學生實際,解決幾個小的問題就可以了。二是抓一個“巧”字,也就是說,要選好切實點,抓住要害,讓學生一開始就產生濃厚的興趣。三是抓好一個“精”字,內容要精練,要顧及知識的內涵與外延。
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除了要備好課外,課堂上更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盡可能讓學生多活動,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我們老師則擔當參謀、助手的角色,履行輔導職責。為此,我常把競爭引入課堂,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也可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為學生今后走上社會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競爭的方式多種多樣:同桌比賽、男女比賽、小組比賽、朗誦比賽等,活潑多樣,如我在教《陋室銘》這一課時,由于篇幅不長,全文都是駢文的形式,讀起來朗朗上口,我在講授完內容和字詞后,布置了一個任務:“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背出來?”而且提醒他們按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來背誦。一接到任務,有的學生邊讀邊背,有的學生按照課文的理解來背,有的邊寫邊背……情緒高漲,有一學生用了不到10分鐘就背出來了,班上其他同學用時12分鐘左右,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所以課堂上引入競爭,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又提高了課堂效率。
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還涉及教師自身的素質。平時,我們經常聽到:“語文誰都可以教,但真正教好語文非常難。”從這點可以看出,做一個語文教師,特別是一個好的語文教師更要自身功夫過硬。我覺得語言表達能力對一位教師來說很關鍵,若一個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卻不善于用語言表達出來,那么他就不適合教學。數學家陳景潤在數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舉世公認,但他的情況告訴我們:他不適合當教師。當然,能說并非是亂說,信口開河,有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一說起來就無邊無際,一節課下來,重點、難點全無,學生自然也就不知所云了。所以說課堂上教師要盡量做到語言簡明、準確,規范典雅,井井有條,只有這樣才能不浪費時間,恰到好處,充分提高課堂效率。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創造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概括的課堂氛圍,在學生因回答問題有偏差時,教師不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也不能肆意挖苦,刻意嘲諷,而應保護學生情感激發的火花,高度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
教師方面,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親切,通俗易懂,盡量用商量的口吻,充分體現師生間民主、平等的關系,不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借助各種手勢、眼神、微笑、話語等,與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這樣可以使課堂的氛圍既輕松又和諧,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人性化,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達到預期目的。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僅可以誘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進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而且多媒體教學可以把靜止、抽象的文字內容變成生動、形象的音像載體,將教師難以表達的東西更加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把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或對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容展現出來,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既是一個復雜的教學過程,又是一個繁瑣的教學過程。一個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兼顧學生思想情感的陶冶,一門課的教育過程,教學的目的決定著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么樣的人,規定著所培養的人最終要具備的綜合素質,我國社會主義的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等幾個方面都得到生動活潑的、主動的發展,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我們現在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就是促使學生的基本素質全面發展,因而語文教育就不能單純地偏向于學科教育,而應在有限的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這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我覺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則為我們每個教師提出了一個更高的標準。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