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仕龍(湖南省漣源市第一中學)
探究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整合
楊仕龍
(湖南省漣源市第一中學)
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在高中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整合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主要介紹了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整合方面的研究成果。
高中物理;信息技術;有效整合
在科技產品與信息技術蒸蒸日上的21世紀,信息技術與高中教學整合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優秀的教師在傳道授業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質與信息素養。
1.有效性原則
有效性強調提高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整合重質不看量。
2.創新性原則
創新性原則要求老師出奇制勝,摒棄陳舊過時的教學理念,在整合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為物理教學服務。
3.針對性原則
針對性原則要求教師因材施教,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不能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對待不同類別的學生,因此需要教師在整合過程中制訂針對不同類別學生的不同方案。
4.長遠性原則
將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整合起來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與信息素養,這些素質的培養將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1.利用信息技術,模擬物理現象實驗,激發學習興趣
情景教學是課堂教學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通過信息技術模擬物理實驗,很容易攫住學生眼球,激發他們的興趣,學生在觀察后精神亢奮,能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科學素養。
有很多物理現象微不可察,如高電壓測量、原子核裂變、散射實驗、天體運行等,如果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將平日我們難以見到的物理現象完美呈現在學生眼前,毫無疑問,這樣必然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
2.利用信息技術,模擬物理實驗環境,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物理理論不能脫離物理實驗而單獨存在,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理理論需要在物理實驗中反復驗證。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減少物理實驗要求的限制,學生可以通過改變實驗條件反復進行自主操作。
電學實驗課時,教師循循教導,一遍又一遍重復,電池組不能短路,電流表應該從紅線柱接入、從黑線柱接出,電壓表不能超過量程等,然而很多實驗,限制學生自己操作,這些限制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扼殺在搖籃中,不利于學生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利用信息技術,仿真模擬物理實驗環境,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如平拋運動,紙上得來終覺淺,學生僅靠課本上展示的寥寥幾張閃光照片所揭示的規律,自己通過理解,準確掌握平拋運動,還是有些難度。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仿真物理實驗環境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物理的欲望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查找所需的各種資源,繁多的資源庫能夠提供視頻教學、優秀課件、網絡答疑等多種數字化資源,以網絡論壇為媒介,參與者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從而實現資源信息共享。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能創建網頁,通過自己的理解加工,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易于理解和趣味盎然,整合到網頁上,有些學生不善與人交流溝通,可以自己瀏覽網頁,留言寫下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增加師生間的互動。
1.經典技術與現代技術的整合值得重視
經典技術與現代技術的整合有助于學生樹立追求真理人生觀和解決疑難雜癥的信心。
例如,在“失重超重”教學中,教師在紙杯口上覆蓋一張餐巾紙,用細線固定好并在紙上放置一個砝碼,當紙杯和砝碼在上升過程中突然加速或者減速,會發現餐巾紙破裂,這個現象清楚地展示了物體運動過程中加速度的方向,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熱情,收效甚佳。
又如,在“彈力”教學中,為了展示微小型變的存在,實驗器材我們采用灌有紅色墨水的扁玻璃瓶,瓶口塞住一個中央插有細玻璃管的橡膠皮塞,按壓玻璃瓶,紅色墨水液面的升降變化將會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這能幫助學生準確掌握知識。
2.科學整合,防止生搬硬套
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有效整合的目的是提高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然而有些教師制作課件沒有針對物理學的特點進行設計,偏愛絢麗的色彩、華麗的界面,追求信息技術的刺激,更有甚者,為了展示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生硬將適合實物演示的實驗環節換成多媒體展示,像這樣生搬硬套,無非本末倒置。
應用多少信息技術手段不是評價一節課好壞的標準,信息技術并非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內容,教師應該靈活地因材施教,防止做一些畫蛇添足的無用功。
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整合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我堅信通過誨人不倦的物理教師和堅持不懈的信息技術工作者長期共同努力,前方的路途必然光明燦爛。
·編輯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