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娜(遼寧省本溪市第二十二中學)
學生語文作業完成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郭麗娜
(遼寧省本溪市第二十二中學)
語文作業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使學生知識得到鞏固、情感得到陶冶、審美得到提高,更能促進學生思維的多元化。那么,該如何有效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完成語文作業呢?
我們經常會聽到許多老師有這樣的抱怨:“這孩子怎么了,一天天不知道在想什么,連個作業也完成不好,要么不交,要么瞎寫。”
我校孩子的父母有文化的很少,重視教育的則更少,晚上能監管孩子,輔導孩子學習的則是九牛一毛。因此,這邊的孩子從小就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布置的語文作業單調乏味,機械重復的較多;對作業的評價比較片面,學生難以享受成功的喜悅等等。孩子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昨日和以往所學內容,自然對后面課程的學習、分析設下了障礙。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有效地完成作業,就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特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1.探究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不佳、缺乏語文學習興趣的原因所在。
2.以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為落腳點,在教學中深入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誤區,使學生認識到認真完成語文作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深入反思并剖析以往布置作業的內容及形式,是否符合學生的心理及獲得新知的需求。
1.使學生能夠及時、有效地完成作業,杜絕不寫作業、少寫作業、不復習等作業滯留問題,從而養成自我主動完成作業、積極探究認真思考的習慣。
2.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使部分優生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使班級中的后進生在集體的氛圍中也努力地表現自己,有一定的上進心。
3.通過學生及時有效地完成作業,培養其時間意識和責任感,增強其獨立能力,使其成為一個懂得合理安排事情的人。
1.調查研究法:通過用書面問卷對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召開有關學生座談會進行調查。
2.行動研究法:在優化語文作業設計的實踐中,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開展研究,研究教師通過種種方法和考核策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及教師在作業分層中的作用,研究學生對語文作業分層后的反應。
3.比較研究法:主要是全班不同層次的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的比較研究。
根據該項研究的實際情況,決定研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前期準備階段:2013.03
調查每天班級語文作業的完成情況并且以匿名調查問卷、個別生座談的方式了解其作業完成不好的原因,據此參考一些文獻資料,上網查閱一些相關信息,咨詢一些老師的處理方法等,針對此問題確定課題,制訂研究方案。
(二)具體實施階段:2013.04-2013.12
1.通過課堂教學的提問、小考及作業批改等形式,初步了解一下學生的語文基礎、文學素養及情感體驗等情況。
2.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并備好每一節課,在教學中注意知識的由淺入深,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爭取做到有教無類,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發言的機會,從而體會到獲得新知及成功的快感。
3.密切觀察學生的表現,根據其各自的學識水平,有針對性、分層次地布置作業,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獨立完成作業的體驗。
(三)結題階段:2014.01
對研究過程中積累的材料進行一次全面的匯總及整理,時時跟蹤、記錄好研究過程中所進行的活動或采取的方法,根據研究對象的作業情況、語文成績及班主任、家長的評論,進行前后對比分析,得出結論。
1.樹立“不拋棄、不放棄”的教學理念,真心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2.加強有關教育理論的學習,重點學習關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心理發育和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等內容。
以撰寫教學隨筆、反思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在四、五月份的研究活動中,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發放調查問卷
為了了解學生語文作業的現狀,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所任班級的學生發放51份調查問卷,內容:
1.你喜歡語文學科嗎?為什么喜歡?(或不喜歡?)
2.你心目中理想的語文課是什么樣子?
3.你認為目前的語文課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請提出你的寶貴意見和建議。
3.在語文學科上你的薄弱點是什么?
4.你能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語文作業嗎?如不能,問題出現在哪里?
(二)分層次布置作業
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特將全班學生分成三個梯隊:
1.語文基礎較好的學生完成老師每天布置的各項作業;
2.中間生完成一般常規作業;
3.語文學困生及易輟學生單獨布置作業。
(三)劃分小組
按考試的語文單科成績排榜,將學生劃分5個小組,制訂相關激勵考核制度,考核各小組。
(四)撰寫家校語文學科作業完成情況聯系卡,使老師和家長都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
通過以上研究活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作業完成率較以往有很大提升,師生間的感情也得到了增進,教學成績也始終穩定前進,同時也得到了全班同學、班主任及家長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