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均(重慶市北碚區王樸中學校)
?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顧均
(重慶市北碚區王樸中學校)
摘要:近年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對于學生來講,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高低的關鍵。不過,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需要教師進一步的思考與分析,應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啟發,促使學生數學學習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在初中,學生的思維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要求學生動手操作,主要是鍛煉學生大腦與手的有效結合,使學生的大腦活動變得活躍,有助于學生產生靈感,激活思維活動。在學習中,學生的手與大腦同時運用,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實踐的過程,深化對操作的記憶力。例如,在學習《平移與旋轉》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平移與旋轉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用準備好的直尺、三角形、圓形等圖形根據教材中的提示進行旋轉或者平移,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領悟到其中的規律,理解概念與理論,深化對平移與旋轉的學習。因此,教師應摒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實踐、動手操作。不要認為這是一種浪費時間的教學方式,動手操作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著十分有效的促進作用,教師應大量開展這一類教學活動。同時,教師還應注入新的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使課堂充分活力與生命力,以此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傳統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不利于學生思維靈活性與創造性的發展。同時,在做數學習題時,教師所劃定的數學答案是唯一的,使得學生在完成數學解答時,沒有進一步探討與研究的意識,使學生的學習具有封閉性,影響了數學學習的有效性與靈活性。因此,數學教學方法應進行改革,教師也應及時地反思,發現其中存在的弊端,積極為學生設計開放性的數學習題,讓學生有更大的探究空間與思考空間,鍛煉學生用多種思維方式思考數學問題,使學生靈活地解答數學習題,打破數學學習封閉性的限制,讓學生全面思考數學問題,進而提升思維的靈活性與創造性。在學生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要求學生對習題進行簡單的解答,還應對習題進行多種形式的解答,使學生在開放式的習題訓練中對數學知識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系統的認識,并提高解答問題的靈活性和敏捷度。
總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能,只有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夠更快地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目標,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邵珠民.探究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教育[J].學周刊,2015 (32).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