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松(河北省吳橋縣第二初級中學)
淺談“熱得快”燒水教學中的理念
楊英松
(河北省吳橋縣第二初級中學)
學習電熱知識的應用,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經歷了在情景教學中創建想象、面對物理實驗中的情景、設計實驗問題、進行實驗操作、分析物理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等過程。在實驗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意識,探究物理的科學方法和刻苦鉆研、實事求是的物理探索精神,再現物理學科“從生活中學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學習的核心理念。
情景創設;設計實驗;核心理念
教師:(展示一只“熱得快”)誰能說一下“熱得快”工作時的能量轉化?
學生:電能轉化為內能。
教師:將“熱得快”插入插座構成電路,屬于哪種電路?可用哪些公式計算電熱呢?
學生:屬于純電阻電路,可用Q=I2RT計算,且電流所做的功全部用來發熱,故Q=W=UIT=PT=U2T/R。
其他學生鼓掌。
教師:(將“熱得快”交給一名學生)你觀察一下,能得到哪些信息?
學生:它的額定電壓為220V,額定功率為800W。
教師:(展示熱水瓶)“熱得快”主要用來燒水,將一壺水燒開需要多少熱量呢?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
學生:水的質量、水的初溫度和末溫度。
教師:(展示大量程彈簧秤和溫度計)誰來測一下水的質量和初溫度?
學生踴躍舉手,教師指定兩名學生上臺測量。
學生:空水瓶的質量為0.9Kg,向瓶中加滿水,測出總質量為2.7Kg,用溫度計測水的初溫為18℃。
教師:(把“熱得快”插入熱水瓶中,接通電源并計時1:50)下面大家計算一下這瓶水燒開需要多少熱量?(找一名學生板書)
學生:Q=Cm(t-t0)=4.2×103J/(Kg℃)×1.8Kg×(100℃-18℃)=6.2× 106J。
教師:假設“熱得快”在額定電壓下工作,理論上需加熱多長時間?
學生:由Q=W=PT得出:
T=Q/P=6.2×106J/800W=775s≈12.9min
(當表針指向2:01時,水就開始沸騰,學生驚訝萬分)
教學反思:教師圍繞教學內容設置能吸引學生興趣和注意力的教學情景,并根據不同的情景特點引導學生精心操作、觀察、思考。
1.情景問題的提出
教師根據情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或直接由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問題的提出應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可操作性。
2.假設和推斷
物理情景建立之后,教師應給予充分的鼓勵,并引導學生就其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和推斷。例如,筆者就上面例子引導學生提出多種假設。
(1)可能實際電壓高于額定電壓;
(2)可能“熱得快”標的額定功率不準確,偏??;
(3)可能是氣壓低,水沒達到100℃;
(4)可能是熱水瓶中的水上方開了,下面的水沒有開。
3.設計實驗
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假設進行分析,師生一起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如猜想(1),可用用表的交流電壓測一下當時的電壓;猜想(2)在電壓已測的情況下,再用萬用表測一下熱得快的電阻。(熱得快應放入熱水壺中)通過P=U2/R得出實際功率,再進行比較;對于猜想(3)(4)直接用溫度計測量即可。
4.進行實驗探究
我先后找了8名學生上臺實驗演示,每兩人一組完成一個猜想,其他學生認真觀察。第一組學生將萬用表調至交流250檔,將兩探針插入電源插座,測得電壓為215V,猜想(1)不成立。第二組學生將萬用表調至電阻擋,用兩探針接觸熱得快的插頭的兩金屬片,測查電阻為60歐,下面學生迅速計算出實際功率P=U2/R=(225V)2/ (60Ω)=777.6W<800W,實際功率小于額定功率,所用時間應偏長,所以猜想(2)也錯誤。第三組學生用溫度計測得壺水上部溫度為96℃后,學生議論紛紛,一致說:時間都過去十多分鐘了,溫度會降低,初溫度應在100℃左右,影響不大。第四組中一個學生測量不同深度的水溫,另一學生記錄:96、96、96、95、85、60、45、40,我又讓學生記下溫度發生巨變時的位置,取出溫度計,與熱得快進行比較,其位置恰好為熱得快的末端。
5.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猜想(4)正確,當熱得快燒開水時,熱得快末端以上位置的水開了,而其下方的水沒開。至于原因,我先讓學生觀看視頻:開水養魚,又介紹了水的導熱方式,讓學生理解了下方水沒開的原因。
6.討論交流
完成實驗后,有的學生說我們家天天用熱得快燒水,原來喝的都是沒完全燒開的水?。∵@是不衛生的,對人體有害。我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幫廠家改善熱得快的結構。
通過此次物理實驗,學生學到了很多,了解了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編輯 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