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蘭
(黑龍江省大慶一中附屬機關小學 黑龍江大慶 163001)
關愛數學后進生 提高整體成績
劉曉蘭
(黑龍江省大慶一中附屬機關小學 黑龍江大慶 163001)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親身體驗到:小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為了求得好成績 、得獎或取得父母、親友、老師的表揚,即外部動機;二是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有了學習的需要和升學的愿望,即內部動機。
關愛學生 整體成績 提高后進生 成績
數學成績后進生的成因是錯綜復雜的,主要可以歸結為內因與外因兩大方面。即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與學生外部因素的影響。按照辯證法的觀點,后進生的形成是內外因交織在一起,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而產生的。
學生自身因素包括生理與心理兩個方面。生理方面:如近視、弱視、重聽、體弱、營養不良、疾病、腦損傷等對后進生形成的影響。本文不作探討。心理方面的原因包括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這是形成后進生的關鍵。
1.智力因素的影響
其一、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差。如果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低下,必定影響學生進一步接受知識、理解知識與鞏固知識,使教師的課堂效率隨之降低。其二,學生的基礎知識太差,某班學生進行乘法九九表的背誦檢查,60名被試中有7名學生錯記或者漏記,占11.7%。由此可見,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太差,這樣的現象在我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數學后進生大面積存在的主要原因。其三、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愛因斯坦有一個著名的公式“A=X+Y+Z”,其中A表示成功,X表示艱辛的勞動,Y表示正確的方法……所以,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正確的方法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否則將會事倍功半。
2.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第一、學習動機不正確,不正確的學習動機:如讀書無用論等,在學生中尚有一定的影響,導致一部分學生對學習,包括數學學習不感興趣。
第二、學習興趣不高。興趣是對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趨近認識的傾向。對學習興趣不高或無興趣的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精神動力,上課注意力分散、常做小動作、講話或睡覺、抄襲、拖欠作業,甚至用金錢雇用學生完成,這樣的學生其數學成績可想而知。
第三、學習情緒消扱。萎靡不振、焦慮不安、憂郁苦悶等不良的情緒,不僅會降低智力活動的效果,影響學習,日積月累還會引起各種疾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親身體驗到,對上課精神萎靡的學生進行提同,總是答非所同,或者根本就回答不上。
學校對后進生的形成,負有一定的責任。一是教學環境差.就目前情況而言,一些學校坐落在鬧市、廠區附近,學習環境不甚理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而消極的校風,班風對學生的學習,影響尤為明顯。二是教育目標不當,一些學校,教師僅把素質教育當作口號,在數學教學內容上還是過深,過難,作業量過多,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挫傷了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最終導致學生厭學。三是教育者專業水平不高或教法失當,如歧視后進生,重視尖子生的培養而忽略后進生的轉化,師生關系緊張,教法陳舊等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學生厭學,出現后進生。
當然,家庭教育目標高而教育水平低,家長漠不關心,放任自流,家庭結構缺損,家庭氣氛不健康,家長惡習等,以及不良的社會環境,如歪風邪氣,扭曲文化、淫穢讀物、不當友伴等,也是后進生形成的原因之一。
小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為了求得好成績 、得獎或取得父母、親友、老師的表揚,即外部動機;二是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有了學習的需要和升學的愿望,即內部動機。
通過學習目的性教育,啟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如個別談心、后進生始業教育等),把學習目的性教育與人生理想教育、人生觀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我國數學家為民造福,為國爭光的事跡,開展“知識的作用”、 “為什么要學好數學”等問題的學習和討論,盡量地將書本知識與社會生活相聯系,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根據平時在課堂上、作業中反饋上來的信息,對后進生及時進行補課。如利用課前、課后、午間、早晚自修時間進行個別輔導,此法適用于小知識點上的拾遺補闕,效果顯著。筆者曾教過一屆學生,接班初期,全班數學平均分為46分,差生率達到28%。經過一個學期對后進生的補課,期末考試數學分平均分上升到56分,差生率減少了56%。
教師非但不能歧視后進生,而且還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關鍵要做到對待優生差生一視同仁,否則后進生可能會“破罐子破摔”增加轉化的難度。教師要善于把握后進生一點一滴的進步,及時給予精神上的鼓勵,使轉化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數學成績后進生的轉化是每位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任務,也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但只要我們對后進生多一份關心和愛心,對教師這個職業多一份責任心,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夠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