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瑋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實學校 黑龍江 150000)
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和探討
時 瑋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實學校 黑龍江 150000)
隨著新課標的實行,高中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培養新型素質人才,鼓勵采用研究性學習模式開拓學生的英語思維,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本文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進行了探討。
伴隨科學與知識時代的來臨,研究性學習在培養人才上的優勢越來越突出,高中學校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也漸漸采取這種研究性學習模式。研究性學習能夠將高中英語的活動目標通過實踐研究的方式更加透徹地表現出來,對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英語合作交流能力有重要意義。研究室學習模式是指以老師為指導,學生自主進行專題研究,主動查找資料獲得英語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在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老師只是一個指導者和促進者,真正作為教學主體的是學生,學生通過課題研究拓展學習內容,加強英語實踐操作能力。最終獲得英語知識水平的提升。[1]
一、什么是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在國外早在80年代末以來國際教育界就普遍推崇和大力實施。不同的國家對此有不同的稱呼,有的稱為項目課程、有的稱為主題研究或專題研習等。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我國已將研究性課程納入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并即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從廣義上講,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學習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適用于各學科的學習。[2]
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主要有三個特點,即開放性、探究性及實踐性。研究性學習在確立主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英語能力及學習興趣.使得研究性學習的范圍十分廣泛,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由于是主動性地接受和探索知識。使得英語知識框架能夠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探求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一定成果。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也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起到推動作用。與此同時.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性學習特點,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英語的能力.開發了學生的潛力,為今后的工作學習打下了基礎。[3]
1.利用研究性特點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
研究性學習有著鮮明的學習特點.高中生由于學習的科目和任務十分繁重,如果一直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會感覺學習任務十分枯燥無味,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很不利于今后的研究性英語學習。研究性學習有著鮮明的學習特點,跳出了傳統的學習框架,采用新穎、活潑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英語學習中的主體,老師只是一個指導性角色.從而讓學生真正放開手腳,開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潛力。
2.多種教法相結合
研究性學習屬于一種開放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多種有效手段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從而使學生能夠掌握多種獲取信息的途徑,同時對于信息的價值能夠具備足夠的判斷及識別能力,然后對信息進行充分的利用,從而使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最終使學生利用、分析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加強。新課標指出:高中英語課程尤其應該重視學生傳達信息、處理信息、獲取信息的能力的培養。同時還指出:教師必須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利用探究、合作、討論、實踐以及體驗等方式,使學生寫、讀、說、聽的綜合技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一個重要的研究性學習方法就是鼓勵學生“做事”。利用做事的方式達到學習的目地,在做事的過程中進行學習。
例如,進行coffee和tea的講授時,教師可以將一杯咖啡和一杯茶擺在學生面前,明確說明:This is a cup of coffee and this is a cup of tea。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品嘗這兩杯飲料,由此引出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tea?使學生在聽覺、味覺以及視覺上得到充分的統一,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嘗試重復上面的句子,從而抽象的知識就可以被具體化。為了使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得到培養,可以讓學生搜集關于茶的相關知識。不僅如此,還能使學生說的障礙得到有效的減少,做到有話可說,使學生充滿興趣地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和練習。
3.積極進行小組活動的開展
通常利用學生小組或者個人的方式進行研究性學習。我們在活動中能夠對小組活動加以利用,使學生對合作的重要性有一種理性的認識,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語言的應用,同時,還可以對活動內容進行精心設計,注意區分傳統討論模式與小組討論。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基礎知識、掌握狀況、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進行學習小組的劃分,或者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讓學生充分享受自由空間。由此,學生之間可以有較好的溝通,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研究、歸納和總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研究、對比各小組之間不同的研究結果,從而形成統一的結果。不僅如此,在進行討論和學習任務布置之前,教師必須進行研究的精心設計,根據不同性質對不同的小組進行不同的任務布置,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性學習。
4.充分運用辯論形式
很多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不是他們智力方面不足,而是被智力因素所影響。由于內部動力的嚴重缺乏,很多學生沒有任何成就感,這一點能夠通過他們精力不集中、上課打瞌睡等方面充分表現出來。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自信心,甚至放棄追求、不抱期望、自我消極、意志薄弱。為了使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首先對學生進行期望效應,然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后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樹立。
高中英語教學使用研究性學習方法,是一個大膽的創新。通過這種研究性學習方法,學生可以學到一些課本之外的知識,有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協助下,自主查找與研究資料,培養獨立思維能力,在小組中進行經驗交流與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利用研究性學習能夠極大地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高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及英語運用能力.從而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英語人才。
[1]司艷麗.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探索[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1(16).
[2]楊小豐.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與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9).
[3]張雪梅.淺談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