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淘
(四川省南充龍門中學 四川南充 637000)
如何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陳 淘
(四川省南充龍門中學 四川南充 637000)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的環境下,歷史被當作一門可有可無的副科,與此同時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歷史老師總是照本宣科,以教材為本,采用機械式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灌輸歷史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使學生失去了對歷史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更降低了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新課標的實施對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更新教學觀念,把學生看成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他們學習歷史的主動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才能讓學生參與到歷史的課堂教學中來,也才能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歷史 有效性
在新課程標準的推行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更關系到新課程標準目標的實現。如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凸顯有效性,是每一個高中歷史教師應積極思考的問題。[1]
高中歷史的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有主導地位,是歷史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著填鴨式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情景下,學生不能提高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更別說提高他們主動探索歷史知識的能力了,學生這樣的學習情形勢必會嚴重損害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2]
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教學中,高中歷史老師必須先要轉變教學觀念,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把學生作為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將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樣的課堂教學中,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協助者,以使學生積極地發揮學習歷史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講授“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可讓學生去網上或圖書館查找相關的資料,然后根據資料和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形成學生自己對本節課的講解方法。學生準備好后,可讓學生進行本節課的授課,學生在講解完后,老師做出點評,并根據學生的授課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讓他們回答。這樣的授課方式就是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老師在教學中只是指導者和協助者。通過實施這樣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歷史老師和學生關系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傳統觀念下的歷史課堂教學中,老師總是表現出嚴厲的表情,老師不能平易近人的與學生接觸,總怕失去了老師的權威性,這使得老師和學生間的關系不融洽,學生不敢提問,怕出錯了受到老師的懲罰。
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教學中,老師應該和學生打成一片,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師生關系融洽了,學生有問題了,就敢于向老師提出,就能及時地解決心中的疑問,那么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例如,在教授某節課的時候,可抽出3分鐘時間和學生進行溝通,告訴學生這節課要講授的內容,希望學生有個心理準備,以便在課堂上能夠積極主動的發言,這樣的溝通和交流就拉近了學生和老師的距離,從而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那么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了高中歷史的教學中。微課的短小精悍、表現形式多樣、教學主題的突出、技術應用的先進,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著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更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難點和疑點。
例如,在講授“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老師可根據教材的內容和課堂教學的實際,去網上收集關于二戰的素材,把這些素材錄制成微課視頻,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就能了解到二戰的歷史情景,就能再現二戰的時間情況,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就能真切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首先要了解新課標中對歷史教學的要求,然后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總的教學目標來設計和安排每節課的具體內容,這樣我們在教學中就有了目的性,講課的時候就會減少隨意性和盲目性。我們在設計教學目標和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時,要注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要為了貪多貪大,而使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無法保質保量地完成。
課程講完后,學生作業的設計和布置就成為了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更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作業不但是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檢驗和落實,更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這就要求歷史老師在設計和布置作業的過程中,要能使學生根據作業的內容加深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提高學生歷史知識的增長和自身心理的發展變化。作業的設計既要讓學生跳出題海,又要能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這就需要提高歷史作業的有效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做的時候感覺不到厭煩,老師批改的時候感覺不到疲憊。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要想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老師應轉變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歷史知識的能力;課堂教學中更要把學生看成是教學的主體多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學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1]唐賢美.論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J].學周刊.2016(01).
[2]馮慧姣.淺談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