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捷(湖北省遠安縣舊縣鎮中學)
“滾滾長江”課后反思
王文捷
(湖北省遠安縣舊縣鎮中學)
(一)課標、教材、學情分析
根據課標要求,學生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概況。課標還解讀了源流情況和人地關系中突出的問題,如長江的水能、航運等問題。
教材安排是在學生學習了“中國的行政區劃、中國的地形和氣候”之后,而長江這條橫貫半個中國,學生熟悉但并非真正了解的我國第一大河,它對區域經濟、文化影響深遠,作為專題介紹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長江,深刻理解長江開發利用中的“人地關系”和諧發展與矛盾并存,樹立正確的人地觀。本課題在整個《中國地理》的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為今后學生自主學習河流作了鋪墊。
八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也正值青春年少,對新鮮事物感興趣,有較強的參與意識,好發表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的特點。
(二)預設目標及重難點
知識與技能:
1.能夠運用長江水系圖、地形圖、干流剖面圖等,說出長江的源流概況、流經的地形區、省級行政區和各段的自然特征,學會分析河流特征的基本方法。
2.了解長江在水能、灌溉、航運方面的開發利用現狀和存在的環保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長江的開發利用知識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愛家鄉精神,樹立人地協調觀及可持續發展觀。
教學重點:長江的源流概況、河段特征。
教學難點:長江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治理保護,發展學生讀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流程
爭當金牌小導游—競聘航行小專家—我是長江小衛士。
設計意圖:得力于宜昌市多年來地理活動化教學和近幾年來大面積推廣高效課堂成功的經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自主預習、小組合作、展示的學習方式,以競聘小導游、小專家、小衛士的形式,巧妙地把繁多的知識融在活動中,淡化了教育痕跡,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樂趣,也提高了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
本節課通過前面三個知識塊兒展開活動:學生通過讀書看圖、小組合作討論、大方上臺展示、畫長江水系圖,這一系列的活動,加強了對長江概況的認識,也懂得了人類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要加強環保,使得人地和諧,目標達成與預設目標相吻合。
1.導入——“美麗秭歸,清清長江”畫面音樂
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自豪感,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長江的欲望。
2.“長江源流”——爭當金牌小導游
學生在“溫馨提示”學法指導下,通過看書讀圖,弄清楚了長江的發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知道了長江流經了11個省市區,流經了四大地形區,是我國最長的河流。在這里將長江支流放在第二塊“競聘航行小專家”里學習,有效化解了“知識點多、識記難度大”的問題。同時,為幫學生提高記憶效果,編制了“幽默巧記——上魚、酥兩盤兒菜(青川藏云渝、鄂湘贛皖蘇、上海)”,效果很好,達到了預期目標。
3.“河段特征及開發利用”——競聘航行小專家
學生通過看書讀圖加上熟悉了長江的主要支流,通過討論、分析、展示,明白了長江各河段的基本特征,再通過動手畫長江水系圖和教師指導“諧音巧記(雅礱江的山民騎著嘉陵摩托車去武漢買烏梅和香干)”的方法,進一步鞏固了概況的有關知識,效果比較好。
4.“長江的環保”——爭當長江小衛士
通過前兩塊兒的學習,學生對長江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對長江的開發利用帶來的經濟效益有了一定感性認識,在這里讓學生看視頻,了解長江現狀,學生從心理上已經知道長江被污染的嚴重事實,這個時候引導學生思考“我們該怎么做”,就會水到渠成。“人地和諧發展”觀念得到升華。
5.“綜合檢測”——長江水系圖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長江知識已經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在這里進行綜合檢測,教師隨便點名,讓學生利用長江水系圖來復習相關知識。進行了一輪復習,要是進行兩輪或三輪復習,就會讓更多的學生再體驗一遍,效果會更好,教師也就對學生掌握知識情況更加了解,這是“失”的一面。
總的來講,一堂好的地理課應該做到創設情境,點燃激情,教師作為好課的幕后策劃者,作為師生平等關系中的首席,其主要任務之一便是創設富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讓每位學習者身臨其境,都有一種探究新知的渴望、奮力向前的沖動;教師重組教材搜集資料、設計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自己捕捉信息,或讓孩子們大膽嘗試,或是提取生活中的事件,引發學生的思考,淡化教育痕跡,這些我做得比較好。
同時我覺得我以游長江為主線,在此過程中,學生主體探究,體驗過程,輕松獲取知識也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
我覺得這節課不足之處是:由于低估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展示能力,沒能讓更多的學生上臺展示和分享他們獲取知識的快樂。又因為課堂容量大、擔心時間緊,對長江水能開發利用方面知識挖掘不夠也是“失”的一面。
設計可以更優化。可以增加入一個“我是長江經濟規劃師”的環節,讓學生把自己對長江開發利用方面的美好未來設想一下。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到長江的開發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的推動作用。
活動可以更充分。在“爭當金牌小導游”這個活動中,增加一點兒“沿途可見到的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來添點“旅游的味道”。并鼓勵更多的學生來介紹長江概況,以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從圖中順利提取地理知識的能力。
反饋可以更具體點兒,讓學生繪圖填圖后交換檢查一下,以發現學生是否有寫錯別字的現象。
·編輯 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