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科(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第五中學)
美術教學與創新意識的培養
劉振科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第五中學)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動力源泉。隨著新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育觀念得到了全新的改變,新的教育方針要求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成為自我提升和自我發展的學習者,用創新精神豐富學生的學習。在創新理念的指引下,要促使學生實現真正的主體地位,開展個性化的學習,依靠自身能力獲得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因此,主要針對美術教學與創新進行研究和分析,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
美術教學;創新意識;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根據美術教材口干舌燥地講課,學生被動地聽講。在講完理論知識之后,教師都是直接命題讓學生進行作畫,這樣的教學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局面,這樣不但會阻礙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還會惡化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得教學效率低下。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通過這樣個性化的教學,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標準,促進學生個人修養的提升。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都是占據著課堂的主體位置,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效率較低。因此,為了改變這樣的教學狀況,教師應該將課堂主體的位置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有權利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內容,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審美品位,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例如,在學習中國畫的時候,中國畫是一個比較抽象難懂的內容,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因此,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進行有效的引導,通過一步一步地引導使學生掌握中國畫的技巧。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游戲等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美術的學習中去。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進行蘸墨,用毛筆蘸墨完成之后,引導學生在宣紙上進行涂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隨便畫一些事物,一直到蘸的墨水用完。通過這樣的繪畫讓學生感受毛筆繪畫過程中的干、枯、澀等中國畫的特點。在此之后,教師繼續引導,讓學生在倒取的墨水中摻入一些清水,然后將淡淡的墨水在剛剛畫出圖的宣紙上潑灑,通過潑灑發現墨呈現不一樣的形態,有干的、濕的、濃的、淡的等,讓學生認識到宣紙遇上水呈現出來的不同變化。這時候學生一定非常好奇,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學生渴望繼續學習美術知識得到想要的答案。這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游戲活動,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為學生打下創新的基礎。教師可以以游戲開始著手,讓學生根據自己涂畫呈現出來的畫面進行想象。例如使用干筆繪畫出來的線條可以想象成為一個枯樹的樹干,想象成干枯的頭發等;濃淡墨水相結合的地方想象為一些烏云、浩瀚的大海等。通過這樣的想象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靈活地掌握水墨畫的技巧,還能夠將中國畫的神秘感彰顯出來,讓學生愛上水墨畫。
教師的鼓勵和評價是一種最有效的增強學生自信心的方法。教師的鼓勵和表揚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肯定,可以增強學生努力學習的信心,有利于學生美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在美術課堂上,如果學生認真努力地學習繪畫,教師應該毫不吝嗇地鼓勵學生,通過一些鼓勵性的語言,例如“你這個地方畫得漂亮極了。”“你的構圖真豐富!”或伸伸大拇指“你比老師畫得還好!”等表揚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致,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去,構建一個高效的美術課堂。除此之外,還應該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傳統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教學評價,這樣的教學評價過于表面,難以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健全教學評價機制,將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作業完成情況以及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天賦納入評價的范圍,從而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首先教師應該用正確的眼光看待創新問題,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整齊劃一和模仿得像不像作為美術學習衡量標準,這樣的教學不但會禁錮學生的思維,限制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還會使學生對美術的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失去美術學習的動力。作為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要擺脫統一標準化的評價,改變答案的唯一性,重視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例如在學習《春天》這個內容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將春天的樣子和特點畫出來。有一個學生舉手向我說某同學在畫板上隨便亂畫。那位學生的畫板上畫的是一堆各種各樣顏色的線條。這時候我沒有批評他,而是先問學生:“你畫的春天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啊?”這個學生說:“我感覺很多種顏色纏繞在一起非常漂亮,讓我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就像春天給我的感覺一樣。”聽完后我說:“畫得非常棒,畫風非常奇特,繼續努力。如果你再好好勾勒一下,形成一條彩帶,仿佛是仙女下凡的彩帶一樣婀娜多姿,這樣不是更加漂亮嗎?”這樣的鼓勵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學生在聽到教師的意見之后能夠虛心接受并積極改正。有一些學生面對教師的建議可能并沒有認真修改,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進行完善,這樣能夠挖掘學生的審美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完善以往的教學評價機制,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美術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
[1]韓燕秋.初中美術教學改革的幾點探索[J].文教資料,2010 (4).
[2]焦麗麗.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12).
·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