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太平莊中學)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探討
王思華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太平莊中學)
物理學科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物理對于初中生是學習的開始,物理處于一個萌芽的狀態,在學生接觸新的課程的同時要注重學生對于物理學科興趣的培養,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正確引導,加強培養學生的應用和思考能力,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物理。
初中;物理;學習;有效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知識的改革,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現階段的首要問題。而物理學科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應用于生活中,學習好物理可以了解生活中一些現象的原因。物理屬于理性學科,是初中階段的重點學科之一。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物理學科是初中新開設的學科,初中物理學科的開設是學生接觸物理的萌芽期。物理在初中教學中處于重要的地位,是初中的必修學科之一。所以,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科老師要引領學生正確地認識物理、了解物理,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有效學習可以讓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知識進行掌握,并且合理運用所學知識去研究、探索生活中的現象。
1.過于重視理論而忽視實際應用
現階段物理學科的教學主要依靠教材,內容雖然也貼近日常生活,但在實際的講課過程中,教師常常忽略實際生活與運用,更加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比如,注重基本規律的講述以及公式的套用,從而忽視了物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減少實際例子的講解。這樣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在實際運用和觀察中缺乏動力和激情,讓學生只知道死學書本,忽視觀察和理解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2.教學模式和方法落后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教學的模式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但是教師長期以來習慣的教學模式很難快速轉變,依舊用陳舊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使課堂缺少了吸引力。只專注于講授教材內的學科知識,缺乏延伸和擴展。
3.教學忽視實驗室環境
物理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重視理論,而缺少實際的操作,不能使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實驗環節的缺少致使學生對于物理的理解仍處于死記硬背的狀態。學習物理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只有多實踐,多做實驗,才能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才能使知識記憶更加深刻,從而提高物理學習的有效性。
1.結合實際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整體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已被新型的教育理念所代替。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物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要結合實際,讓學生可以有效地進行學習。因此,教師應該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使學生更加熱愛物理,提升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所以,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結合實際,設置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講八年級教材中“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可以讓學生把手指放在喉嚨上說話,讓學生自己感受說話時喉嚨是什么樣的感覺。然后繼續引導學生觀察,把筆放在桌子,然后拍打桌子,這時會發生什么現象。再對“振動”進行總結,最后由上述兩個實驗引出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聲音停止振動停止這一結論。通過結合這種實驗,讓學生自己理解,而不是直接把定義敘述出來讓學生死記硬背,這種方法更加靈活和切合實際。
2.結合物理實驗,加強學習有效性
在物理學科的教學中,實驗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實驗部分,采取實驗和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實驗培養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還能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加強。例如:在講述壓力與受力面積時,教師可以攜帶兩顆生雞蛋和一個碗。在課堂上用手來捏,雞蛋是無法變碎的,同時,也讓學生親自感受一下。然后將同一顆雞蛋磕在碗邊,發現雞蛋碎了。運用此實驗來教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入正題,了解壓力與受力的面積有關。當學生掌握知識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來進行試驗,證明這一結論。通過這種實驗與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而且還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知識,并且在實驗的過程中合理地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要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通過開展有效學習策略來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掌握物理知識,提升學習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使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高效發展。
[1]劉小紅.關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15):57-58.
[2]馬莉.小議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實現學生有效性學習[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3):23-24.
·編輯 趙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