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迎春(重慶市云陽縣盤石中學)
教材向生活回歸
——談初中政治課程教學
朱迎春
(重慶市云陽縣盤石中學)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學校是小社會,社會是大學校”“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初中思想政治是一門偏理論的學科,其組成部分政治、文化、哲學或是關于價值觀的哲理理論,或是關于政治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論據與材料去支撐課堂的內容,那么這堂課必然味同嚼蠟。思想政治課需要回歸生活,需要成為生活化的課堂。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教學方法
教材向生活回歸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教學內容上要體現學生的日常生活,并根據學生的需要指導日常生活:二是課堂教學形式必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根據生活經驗對理論知識進行有效感知,進而參與到課堂之中。把教材內容進行生活化講解有利于理論教學的內容化、簡單化,把深奧的知識通俗化,把枯燥的內容生動化,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可以讓學生獲得真切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政治觀。
新課程要求在日常教學中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主動參加課堂活動。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日常經歷的基本情況,把學生在生活中、自然中、社會中遇到的案例融入教材內容之中,形成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如果政治教師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經歷來導入教材,那么便可以讓學生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以其求知欲為引,使政治課不再枯燥,讓學生對政治課產生親近感。
在學習七年級下冊《法不可違》這一章節之前,我們可以舉例網絡上一些不良信息,以及不良信息產生的后果,最后相關人員又得到了什么處分。例如2012年,在網絡上瘋狂流傳的山西地震事件,此次謠言的傳播,直接導致了山西太原、晉中、長治、晉城、呂梁、陽泉六地幾十個縣市數百萬群眾在2012年2月20日凌晨走上街頭“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網一度癱瘓。也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損失,而事情的起因竟僅僅只是因為一名二十歲在校大學生的玩笑。事后謠言散布者得到了法律的制裁與處罰。這樣的事例警示我們,必須做守法公民,勿以惡小而為之。
教材是政治課上教師同學生溝通的主要媒介,但是社會生活才是學生的大課堂,我們需要選取身邊的事例來補充教材。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且不斷發展的,對于思想政治來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事例素材庫,教師需要圍繞學生的生活經歷,選取學生真正關心的話題,不僅僅包括學生身邊的生活,還包括“國事家事天下事”的政治事件,這些事件通常都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與針對性,可以教育學生積極面對多姿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的學習經驗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通過引導學生從關注時事政治的熱點、焦點進行教材內容的學習之外,還要再次引導他們把所學的內容應用到生活中,理解生活中的某些政治現象。過去的兩年是國家決心反腐的兩年,對犯錯誤的黨員的紀律處分包括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黨察看、開除黨籍五種處分方式,如今對官員的反腐力度很大,當在新聞上看到某位官員被處罰時,學生要能根據他所受處罰的力度來大概判斷出他所犯的錯誤有多大。
我們使用的教材是適合初中生認知水平的讀本,但是只有當教材同生活結合,在社會生活中進行實踐活動,才能真正做到在學習中應用,在實踐中學習,引導學生自覺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相關問題,使得學習的知識得到鞏固。思想政治課的作業并非一定是寫作作業,而應該是以教材知識為中心的實踐,包括社會調查、社區服務、家庭生活、公益勞動、學校生活等,又包括情景模擬,如主題演講、設計墻報、調查報告、辯論等,這些都是學生認知自我思想政治水平,發揮自身潛能的好機會。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到生活中去親自動手、觀察、調查,去收集信息、積累資料。這樣的實踐活動才是真正的思想教育,也可以提高課堂知識的吸收水平。
例如,在《塑造自我》一章中,讓學生進行《匿名世界》的課后調查活動,讓學生調查身邊經常上網的人,了解他們經常上網的目的是什么,在網上做了些什么,上網的后果又是什么。根據調查采訪的資料,整理一篇名為《我們如何正確上網》的調查報告。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網絡世界的利與弊,知道如何利用好這把“雙刃劍”,明確自己今后該如何上網,從而成功塑造自己在網絡上的明辨是非、自我負責的能力。這樣處理教材,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課后實踐中獲得了活動體驗,在體驗中發展了新的情感與能力。
初中政治教學應該回歸生活,首先在課堂導入上回歸生活,將生活中、新聞中的實例同教材內容相結合,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課堂狀態;其次,利用生活化的實例來豐富教學內容,豐富教材中的理論部分,讓思想政治知識顯得更加豐滿;最后,圍繞教材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知識。只有這樣才能讓思想政治課更加生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吳丹丹.淺談思想品德課教學活動的生活化[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9(9).
·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