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泉(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孫鎮初級中學)
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李長泉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孫鎮初級中學)
當今時代是信息技術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加強對學生信息技術的教學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卻仍然有待加強,尤其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要堅決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為主,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必須以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為基礎。學習興趣的培養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極力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愛好及興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興趣的培養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首先,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在課堂中詳細地為學生講解關于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包括計算機的產生年代、由來、作用,計算機的發展及現代應用等。為了強化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教師還可就國際上先進的計算機應用進行講解,或者將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進行解說,這樣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好奇心。
其次,在信息技術學科的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多加采用提問教學法,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是對著教材進行講解,或者讓學生將教材中需要背誦的知識標記出,然后由學生自己背誦。這樣的教學方式其實是弱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沒有任何期待,學習起來感覺枯燥無味,自然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不夠濃厚,且學習效果差。提問教學法是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具體表現,當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時,實際上是讓學生發揮學習主體性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對學科的興趣,還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初中教師在進行《計算機的發展》教學時,可以給學生展示四張不同的圖片,分別是電子管、電子管計算機、晶體計算機、集成電路板。這四張照片對于初中生而言并不一定都熟悉,因此,教師可以向學生發問:“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四幅圖的產生順序應該是什么樣的呢?順序排對了老師就給他(她)加一分。”這時,學生必然會積極找尋各種資料來找到答案,而此時,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被激發,這堂課的教學質量必然會優于傳統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與提問法相似,但也有所不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目的更加側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程序是這樣的:首先,教師在教學前對學生布置稍微有難度的教學任務;其次,學生回家先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布置的任務與第二天的教學相關,因此,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對知識的預習;再次,課堂教學中,學生就自己自主學習的結果與小組內成員進行交流和討論。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可以適當引導;最后,小組上臺展示任務完成的結果,教師進行點評。任務驅動教學法將學生的學習環節如預習、知識掌握、知識的應用等都考慮在內,這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教學方法,尤其是對信息技術學科而言。
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包括幾個方面:第一,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即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各種媒體如計算機、報紙、雜志、書籍等主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第二,對信息進行分析的能力。學生獲取的信息源很有可能只是信息載體,例如一本書、一則報道等,如何從大量豐富的信息源中得到自己想要的重要信息,需要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信息進行詳細、科學的分析。第三,學生對信息進行加工的能力。信息加工包括對信息的截取、存儲和重組等,要求學生能夠結合所學對獲取的信息進行適當的加工,并將信息傳遞給他人。信息素養的培養對于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要注重學生這方面的培養。
有效的、激勵的評價體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促進學生的學習。信息技術學科是綜合實踐學科,教師在建立評價體系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實現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時要以鼓勵、引導為主,反對批判多余贊揚,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加強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并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同時構建更加完善的評價體系。
[1]于坤.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2(14):147.
[2]李堅.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12(19):4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