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魁(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學)
論自主學習模式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
黃立魁
(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學)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已勢在必行,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夠改變傳統教學思維,進而改變教學方式,使自主學習模式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得到長足發展。針對這一教學模式的意義、如何培養及在課堂中的應用、優點等進行闡述,說明自主教學應該在我國教學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自主學習;高中歷史;應用
自主學習模式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是隨著我國進行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的又一次大膽探索。目前在高中教學中,已經由傳統授教式逐步向學生的自主學習模式轉換,自主學習模式在高中歷史課的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以當今普遍存在的教學思想為依據,以改變傳統教學方式為理念,在高中歷史課堂建立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能夠更好地解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教與學之間對立性的矛盾、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興趣之間的矛盾;將傳統的傳授式教學轉變成以學生為主動參與者為主導的,以教師為組織和引導者為輔的方式,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深遠的意義。
2.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而知識在飛速更新和增長,只有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能在這個科技迅猛發展的社會中立足和發展。所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成為教學主導。
1.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利用疏導啟發和小組討論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但能學到新知識,重要的是還能提高自身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的能力,同時是小組作業,采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獎罰方式,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2.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高中歷史容納了中國乃至世界能夠改變歷史的大小事件上千起,這就要求教師具備很好的文化功底。筆者認為,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還應當具備對課本存在的缺陷,能夠有效彌補和對課程有效組合的能力及對課堂效率提高的管理能力。
3.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成為教師教學的首要問題。改變現有的傳教式的學習方法,要求教師有超前的教學理念,改變“填鴨式”的傳授教學方法,發揮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補充為輔的自主學習模式。
1.歷史就是已經發生了的事件,有的相隔久遠,如果不能從第一感觀上來感知,很難讓學生對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記得清楚。但現在是多媒體時代,根據書本教材從網絡上尋找相應的靜態圖片、動態圖片或相應資料是不難的,我們可以在課堂上“重現歷史”,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2.改變原來靜態的授學方式,讓學生動起來,因為身臨其境才會有頗深感悟。比如,講到維新變法時,出現了洋務派和維新派,當時讓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代表洋務派,一組代表維新派,依照自己所處的角色進行討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但要事先將自己角色定位的資料搜集好,還要更全面地了解當時的歷史環境,討論結束后學生不僅牢記了課本知識,還對新知識進行了有效擴展。
3.現代理念的腦力勞動者不僅僅是頭腦的領先,還需要手腦高度結合。在傳統教育中只強調腦力的開發,忽視了動手能力的有效解放,使很多學生在接受傳統教育之后成了“高分低能”者。自主學習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讓學會的知識在手中活躍起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高中歷史脈絡,教師要求學生自行制作歷史知識結構表,歷史事件時間表,相關歷史事件順序圖表等。利用這種以自己能力為主進行制作的相關歷史圖表,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4.人的生活離不開社會,而現代社會分工的精細性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因此能否形成團隊合作能力是個人價值能否完美體現的關鍵。在高中歷史課上,筆者非常重視學生的團隊意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一個人的表現都能為小組加分或減分,增強團隊榮譽感,同時對每一個歷史事件討論的發言都代表本小組。例如,在《歐洲憲法》一課中,先設置問題:起草這一憲法的組織及其性質,以及憲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問題提出后由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將討論結果上報,去掉所有小組公認的共同點,篩選出不同點進行組間討論,每個學生發言都代表自己小組要求據理力爭,然后再根據學生表現和對知識點的掌握給予不同的評分。這種方式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還鞏固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5.放映與課本知識相關的片斷,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討論,以此來檢驗小組內成員對知識掌握的程度。比如,放映《太平天國》電影片斷,以此來引申太平天國的相關問題要求進行小組討論。對書中涉及的有關太平天國的知識點可以在這個片斷中進行歸納總結,不但豐富了課堂教學,活躍了課堂氛圍,也達到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自主學習的應用改變了以往由教師占主導地位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求知,激發了學生主動求知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自主學習應用過程中學生成績顯著提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造意識。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