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生
(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一小學 甘肅甘南 747000)
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探討
趙春生
(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一小學 甘肅甘南 747000)
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工作之一,與小學生的基礎學習情況產生直接關聯,然而,當前我國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較多不足之處,無法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不能凸顯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小學生的素質發展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由此可見,小學班主任必須要重視自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以規避管理工作中的缺點。
以人為本 小學班主任 管理策略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小學班主任在實施管理工作期間,一味的對學生進行強制性管理,導致學生形成厭學心理,這就需要小學班主任能夠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創新管理制度,關注每一個小學生的個體發展,保證能夠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
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就是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將小學生作為管理主體,并且根據每個小學生的特點,制定完善的管理計劃,保證能夠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轉化為學生自主實踐的過程。在此期間,小學班主任必須要發揮自身引導作用,重點關注學生的素質發展情況。同時,小學班主任要將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出發點選擇合適的管理工作方式與管理手段,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發揮積極作用[1]。
當前,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還存在較多不足之處,主要因為小學班主任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對學生進行個性培養,對小學生的素質發展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具體問題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忽視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當前,多數小學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對學生進行指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于被動的狀態,教師講什么知識,學生就學什么知識,根本無法顯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導致小學生不能得到課堂主動權,學習興趣難以激發,無法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得小學生在學習各個學科知識的過程中,不能找到有效措施彌補自身不足之處,無法得到學習方式的改正。
第二,缺乏個性培養。小學班主任在執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只能講授學生教科書上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很難在教師的教學內容中捕捉重點知識,長此以往,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下降,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同時,小學班主任在對小學生基礎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沒有意識到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性,不能挖掘學生的潛能,忽視學生的閃光點,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難以提高,對其后續發展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2]。
小學班主任在實施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將小學生作為管理主體,凸顯小學生的個性發展,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確保能夠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創新教學管理方式,進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1.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小學教學中,班主任一味的將學生封閉在教學環境中,對學生進行指揮性教學,不能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基于此,小學班主任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必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進而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例如:小學班主任在教學期間,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探討話題,然后安排學生自己主持課堂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課堂教學中的參與者,與學生的關系為平等探討關系,這樣,就可以有效體現出小學班主任管理的人本理念,使小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達到以人為本的管理目的[3]。
2.樹立以人為本管理理念
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雖然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能夠將小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忽視了自身的服務職責,不能為學生進行一系列的引導服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因此,小學班主任必須要重視自身服務工作,將學生作為工作主體,確保“一切為了學生、一切服務于學生”的管理理念得以實現,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力度。同時,小學班主任還要注重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利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引導學生養成樂于奉獻的精神,使學生也能認真負責的學習各個學科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4]。
3.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
目前,多數小學班主任在實施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根據學生的基礎學習情況建立評價體系,一味的應用傳統評價方式,對學生基礎能力的評價也是“千篇一律”的,這就導致學生在個性發展以及知識學習期間,不能有效提高自身綜合素養[5]。這就需要小學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能夠樹立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制定評價體系,此時,小學班主任不能單純的對學生進行等級劃分,而是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發展情況,量身定做相適應的評價方式與標準,使得學生在肯定與激勵的教學模式中進步,同時,教師還要引導每個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并且與學生共同努力彌補不足,改正學生不正確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能夠向著多元化方向延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力度,以達到預期的培養目標。
目前,多數小學班主任在實施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還沒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能在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本主義思想,導致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難以發揮,無法為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發展規律制定完善的管理計劃,基于此,小學班主任必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整合以人為本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1]楊維靖.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7):22-22.
[2]陶文慧.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5):100-100.
[3]張艷麗.淺析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4):187-187.
[4]曹君.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讀書文摘,2016(12):288. [5]姚曉華.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4(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