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市大豐區人民路小學(224100) 趙 輝
談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缺失的原因及解決策略
江蘇鹽城市大豐區人民路小學(224100) 趙輝
數學應用意識是數學素養的重要組成之一,應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啟發、滲透和磨煉學生,讓他們的數學應用意識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自覺的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應用意識缺失原因解決策略生活實際理解學習方式評價標準
數學應用意識是課程標準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使學生能學以致用。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導致當前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嚴重缺失。鑒于此,筆者就當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缺失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體的解決策略,以期能有效改善這種現狀。
1.部分教學內容依舊游離于生活實際之外
現行蘇教版數學教科書的應用性比以往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因學生個體生活經驗、所處地域等因素的影響,還存在部分教學內容、問題的引入脫離生活實際及練習偏重形式等現象,嚴重抑制了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2.部分教師對教學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
部分教師誤認為平時讓學生多做應用題,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事實上,這只是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計算的熟練度而已,無益于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與發展。
3.部分師生對數學應用意識的價值認識不足
部分教師對數學應用意識的價值認識不夠、不到位,導致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另外,由于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有只求高分不求發展的錯誤思想,也導致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淡薄,對其的價值認識不深刻。
4.部分教師的教學策略單調,方法枯燥乏味
部分教師因對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認識不足,所以教學策略、方法單調枯燥,在教學中僅注重對知識的傳授,不重視有機滲透數學應用的思想,導致學生嚴重缺失應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5.教學評價單一、片面
《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數學教學要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主動自覺地運用數學知識、方法來解決。”這里的主動自覺,指的是學生的意識范疇。但目前的教學評價依舊是以考試、分數為主,抑制了教師對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
1.充分開發數學課程資源,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從教與學的需要出發,開發并利用好課內外課程資源,特別是學生生活中的課程資源。如租船、租車、購票方案的確定及怎樣包裝最節約的設計等實際問題,不僅給學生的數學學習涂抹上濃重的生活色彩,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變得鮮活、靈動,而且促進了他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萌生出的數學應用意識,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有效地激發了他們自覺應用數學的意識。
2.科學創編教學內容,有效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科書是教與學的藍本。在教學活動中,如果師生都囿于教科書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減弱,也就談不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了。為此,教師需要加強研究教科書的結構,突破它的束縛與框架,篩選、更新、重組或拓展一些教學內容,并對部分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創編,讓學生真正學會選擇恰當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去質疑,而且有利于增強他們的數學應用意識。
3.著力轉變學習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提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實踐活動,是改變他們學習方式的策略之一。為此,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給他們創造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機會。如給學生提供一些有關儲蓄、保險和稅收等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去調查、去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逐步提升他們的數學應用意識。
4.完善教學評價標準,有效深化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課堂是學生探究、獲得新知并形成技能的主陣地。所以,我們的教學評價必須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和功利性傾向,立足于學生的數學發展,引導他們對數學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提升評價的導向性,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和過程,做到以評促用、以評導用,讓評價成為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深化的動力,促其升華。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啟發、滲透和磨煉學生,讓他們的數學應用意識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自覺的數學應用意識。
(責編杜華)
G623.5
A
1007-9068(2016)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