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市大豐區實驗小學(224100) 杭 斌
教師要敢于成為“鑒賞”自己課堂的“勇者”
江蘇鹽城市大豐區實驗小學(224100) 杭斌
教師要敢于成為“鑒賞”自己課堂的“勇者”,這樣才能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主動尋求自我改進和自我提高的辦法,并采取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發展策略,才能力求使自己的缺陷越來越少,早日走向健康的專業成長之路。
教師鑒賞課堂專業成長
自己很幸運,通過層層選拔,有機會參加全市的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學校領導非常重視這節課的打磨,多次邀請市教研室的主任、省特級教師陳永平前來指點。在接受這位年過半百的長者的洗禮后,自己覺得進步了不少,在聆聽他悉心指導的過程中,聽到最多的話就是“你不妨將課錄下來,聽聽自己的課”。起先覺得很稀奇:自己的課還需要聽嗎?自己的課又怎樣去聽呢?爾后,聽了他的教誨,自己感慨萬千。
他說:教師的專業成長,除了邀請教研員,有經驗的教師進行評議和剖析外,自己也可以采取一些可行的辦法,其中聽聽自己的課,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要敢于成為“鑒賞”自己課堂的“勇者”。如何去做呢?最好的辦法是將自己的課攝制下來,也許隨時隨地地錄像,這個條件還不具備,但錄音應該不成問題,我們可以將錄音筆(或MP3)帶入日常課堂,其實,我們的手機也有錄音功能,這些設備都能將自己的課真實地記錄下來。課后,帶上耳機,靜心聆聽,整理實錄,對照預先的教案,仔細琢磨,自我分析,你就很容易發現自己的教學設計是不是合理,好的地方在哪里,存在的問題有哪些,這樣,就會在思考和總結中,不斷地提升自己。
聽哪些內容呢?他告訴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聽自己的教學語言,它是教師的基本功。有些教師普通話不夠準確,口頭禪泛濫,令你想不到的是平時倍感熟悉、親切的鄉音,從錄音中發出來會是如此地刺耳;有些教師語調比較呆板,四平八穩,層次不清,聽者抓不住重點,昏昏欲睡;有些教師語速過快,缺少停頓,入耳即過,聽者應接不暇,無法思考;更令人無法容忍的是,有些教師聲嘶力竭,但抑揚頓挫不足,前半句聲音洪亮,后半句含糊不清,這些問題,稍加留意,很容易克服。二是聽自己教學過程中的錯誤。這些瑕疵可能出現在對授課知識缺乏科學性的認識,而出現的錯誤性解讀;可能出現在對新課標理念學習的不足,而采取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上的不當;也可能出現在鮮活的課堂上,教師太過于重視課前教案的預設,造成教學時機的把握不足,與良好的動態生成擦肩而過等等。三是聽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如課時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的情況;教學目標指向是否明確,教學流程是否順暢、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是否心里時時裝著學生,所教內容與學生能否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并及時關注學生的動態生成,作出適應的評價等,還是始終游離于課外,輕浮在表面。當然,聽自己的課,不單是為了發現問題和錯誤,同樣可以記錄下教學過程中的精彩瞬間,這些都是極其寶貴的教學資源,為我們整理教學經驗,撰寫論文儲備第一手資料。
經過他的指點,我茅塞頓開。第一磨課后的晚上,我反復看了自己的教學錄像,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且不提授課內容如何,單是自己的語言、表情、板書等一些外在表現,就存在諸多的瑕疵和不當之處,幾乎達到令人難以忍受的程度。如語言表達有時自相矛盾,前言不搭后語,一個勁兒重復學生的答案,說了一長串都沒將意思清楚地表達出來,“是吧”“嗯”這樣的口頭禪,一堂課出現了十幾次;自己的授課表情明顯地表現出信心不足,面部表情如同泥雕,目光游離不定,與學生缺乏眼神交流和心靈的溝通,顯然有走教案的跡象;板書布局不合理,書寫不夠端莊,字體大小不一,還有倒筆畫現象;更讓人覺得不自在的是授課姿態,來回踱步幅度太大,不僅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自己看了都覺得頭昏,學生啟而不發時,摳轉粉筆頭,站在黑板前,歪頭斜眼,擺腿晃腳,等答案……在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如此之糟糕而感到震驚的同時,我將暴露出來的問題一一地羅列下來,逐個逐個地改,一遍一遍地練,在一次次的“亡羊補牢”中,漸漸地克服掉。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作為教師,我們的課堂教學如何,不能跟著自己的感覺隨意走,要有公開自我的姿態和技能,要敢于面對、勇于接受不夠理想的現實。只有這樣客觀公正地認識自我,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主動尋求自我改進和自我提高的辦法,并采取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發展策略,才能力求使自己的缺陷越來越少,早日走向健康的專業成長之路。
(特約編輯左蕓)
G622
A
1007-9068(2016)2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