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棗莊市臺兒莊區澗頭集中心鎮中心小學(277400)鄭繼玲
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芻議
山東棗莊市臺兒莊區澗頭集中心鎮中心小學(277400)鄭繼玲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給傳統教學的改革帶來了新鮮的元素,改變了教師的授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現如今,人們面臨著如何將新的信息技術很好地應用到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基于此,對信息技術輔助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勢及方法進行探討。
信息技術 輔助數學教學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教育界已經將眼光從傳統教學方式轉移到了多媒體教學方式上。如何很好地將多媒體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進行整合成為我國21世紀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亮點。因此,作為數學教師,要掌握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將信息技術帶入小學數學教學中。
1.可化靜態為動態,展現豐富的教學情境
信息技術可以帶給人們很強烈的直觀感受效果,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可以及時地將重難點知識呈現出來,向學生形象地展示豐富的教學情境,并提供豐富的感知,使學生聞其聲、入其境,能更迅速、更準確、更深刻地理解教學的重難點知識。這種教學形式極大地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并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研究的熱情和興趣。
2.可形象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促進學生深刻理解知識
建構主義學習觀提出:學習的過程不是教師單方面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主動接受、構建知識的過程。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可以幫助教師將數學知識進行動態演示,形象地揭示出知識的形成過程,并且把抽象的知識變為具體的可以接受的信息,把理性的知識變為感性的可以感知的知識。借助這樣的觀察和比較的手段,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刻把握知識的本質。
3.可多方對話,全方位獲取信息
在這個信息社會中,許多發明和創造都是建立在人與人相互合作,共同參與的基礎上的。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使得這種多人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學習形式得到充分的體現。信息技術本身就是多樣信息交流的完美依托,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這一優勢,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和學習。
1.應用信息技術化抽象為具體,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研究量變關系和空間形態的學科。小學數學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使學生學會應用數學思維來解決實際問題。小學數學涉及點、線、面等知識,這些都是由抽象的事物組成的。數學的公式和定理等都是非常抽象的知識,需要學生具備很強的思維能力。小學生的感性認識多于理性認識,對于具有這樣特點的學生來說,要學好數學課本上的知識并形成完善的數學思維,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而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理性為感性,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并且能夠切實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2.活用信息技術,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并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俗話說得好:“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數學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形成自主探索的習慣,并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提升數學的應用性,加強學生數學的實踐能力。
總之,數學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數學素養更是現代社會中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而數學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要保證學生掌握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好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1]唐燁偉,樊雅琴,龐敬文.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7).
[2]凌秋虹.基于“交互工具”進行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1(6).
[3]管玨琪,蘇小兵,郭毅.電子書包環境下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模式的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5(3).
(責編黃春香)
G623.5
A
1007-9068(2016)2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