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維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夏云中學 貴州安順 561100)
試析影響中學數學教學效果的因素
陳 維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夏云中學 貴州安順 561100)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效果和成績如何,除了個人智力因素的影響外,非智力因素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教師重視學生的學習,應從培養興趣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運用靈活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更加能發揮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習更有成效。教師要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鍛煉學生的毅力,使學生具有堅忍不拔的精神。要善于向學生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有效地用情感去感染、培養學生的情感、情操和品德,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影響 中學 數學 教學效果 因素
根據中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效果和成績如何,除了個人智力因素的影響外,非智力因素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非智力因素包括個人需要、動機、興趣、世界觀、價值觀、情緒情感、毅力、性格、氣質、自信心等。由于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量的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它具有高度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等特點。數學廣泛的應用性決定了它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沒有數學能力,要想創造性地工作,要使生活豐富多彩,是不可能的。學習數學不僅是為了學一些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毅力、自信心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有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鍛煉學生學習數學的毅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下面主要討論興趣、毅力、自信心非智力因素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善于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教學就能獲得較大的成功。興趣也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帶有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這種傾向是在社會實踐中發生、發展起來的。從興趣教育理論的發展歷史來看,無論是國內、國外,它的形成和發展是源遠流長的。早在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經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能有效地誘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使感覺和思維器官處于積極狀態,成為學習的推動力。所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是數學教學成功的主要標志。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數學感興趣,要善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講課生動有趣,傳授知識時善于把復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使學生容易理解,學生就會對數學感興趣。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數學本身的美,使學生獲得從事創造活動后的情緒體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經過努力,能獲得成功,享受到創造性數學活動成功的喜悅,就能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更加熱愛學習,對數學更感興趣。幫助學生取得學習上的成功,鼓勵他們所取得的任何一點進步,是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的重要途徑。
毅力是堅強持久的意志。對人類作出巨大貢獻的數學家、科學家、藝術家等都是在緊張的勞動中發展自己的能力,在緊張的勞動中顯示出了他們意志堅強的性格特征,他們都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頑強奮斗的意志品格。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一個人受挫折,特別是早期受到挫折很有好處,可以摧化他們更快地成長。挫折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特殊的意義。遭受挫折的經歷有利于培養人的良好品質,有利于發展人的非智力素質,有利于豐富人的知識,提高實踐能力。所以教師應當更新教育觀念,緊密配合學校加強對學生的挫折教育,努力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鍛煉學生的毅力。意志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一個人的意志目的越明確,他的意志行動就越自覺、越積極、越主動。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時,首先要對他們進行目的性教育,使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教師要為學生樹立毅力的榜樣,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具有生動性、形象性,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為學生樹立意志堅強的榜樣和典型,是學生樂于接受而又行之有效的鍛煉意志的好方法。古今中外在科學研究、發明創造和文學藝術領域中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執著追求、勇于攀登的成名人物的事跡和故事,對學生意志的鍛煉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為學生提供一大批意志堅強的感人形象,以激勵他們的修養和磨練意志。堅強的意志對于一個人的成就具有重大的意義。教師要有效地把學生充沛的精力引導到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上去。有充沛精力的學生不一定有毅力,不一定能夠克服困難,也許學生會很快感到疲勞,不愿意再堅持下去。這種學生只有短期克服困難的能力,可以極突出,但不能持久。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頑強持久地克服各種困難,必須將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進行。
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凡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個重要的成功秘訣,那就是自信。這些人盡管出身、經歷、思想、性格、興趣、處境等情況各有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自己的事業和追求充滿了必勝的自信心。素質教育中的賞識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就是“看得起”。家長和教師“看得起”學生,鼓勵學生增強自信心,學生繼而“瞧得起自己”。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學生學習、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自信是超越的起點,是前進的動力。自信心是一個人重要的個性品格,它不是天生就有的, 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中培養起來的。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需要教師對學生多激勵、多鼓舞,使學生樹立起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和有潛力、可控制的想念。許多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究其原因,而是缺乏信心。沒有信心就放棄了爭取實現可能的努力。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信,教師的目光應是充滿愛心與信任的,說話應用商量的口氣,盡量不用居高臨下的命令,盡可能尊重學生的意愿。
總之,學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加快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傳授學生的數學知識,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1]毛鴻翔 季素月.數學教學與學習心理學[M].遼寧教育出版社,1988年10月:188-202.
[2]呂傳漢.數學的學習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39-69.
[3]曹才翰 蔡金法.數學教育學概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10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