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君
(本溪市第二十四中學 遼寧本溪 117006)
淺談語文教學中課前導入的重要性與方法
李建君
(本溪市第二十四中學 遼寧本溪 117006)
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的課前導入設計必須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語文教學中導入語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整個教學環節的序幕,如果設計,安排具有技巧性,會使整個教學過程收到先聲奪人、一舉成功的奇效。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前導入時,應細致分析教材、學生的特點,設計相應的課前導入。
導入形式 興趣 學生參與 教學意圖
有位著名的文學家談及文章的開頭時說:“起句當如炮竹,驟響易徹。”那么一堂課的開始也是如此。課前導入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起始環節中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和教學方式,向學生引入新知識,使學生迅速進入新課學習狀態的活動方式,對語文課堂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的課前導入設計必須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引人入勝的開頭,能強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情緒高漲,處于興奮的狀態,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理解力和創新力達到最佳的狀態,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新課的學習當中,去感受語文的魅力和學習語文的快樂。
2.新知與舊知銜接的橋梁
如果說課的開始就調動了學生的熱情,這位整節課順利的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媒體,使用各種的導入技能,把同學們所學過的已有知識,利用它和新知之間的邏輯關系,巧妙地鋪設橋梁,銜接新知和舊知,使同學們既復習了舊知,又為新知的學習開了個好頭。也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意圖,使學生從上課開始大致了解了今天這堂課跟那部分知識有關,到底學什么。正所謂“溫故而知新”。
3.調節學習情緒,養成審美觀念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藝術的課前導入,能讓學生感受到文學、美學的動人,且不斷收到應有的人文熏陶,獲得初步的語文鑒賞能力,能幫助學生判別真善美與假惡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種影響是深遠的,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有趣的開頭能使學生積極聯想,豐富想象等,心境處于愉快喜悅狀態的學生,會排出師生間傳統的緊張關系,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了信任感、尊重感、親和力。
1.創新導入。指教師設計出具有創新思維價值的問題,能夠使學生在快速閱讀課文后積極思維,大膽創新,在創新中完成對新課的學習。例如《草船借箭》一個的導入:課上我在黑板上板書了一個大大的“借”字,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后,大膽想象,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主人公的性格特點以及之間的關系,把文中的人物巧妙地組合在這個“借”里。同學們根據這些人的性格特點,順利成章的推動著故事的發展。周瑜很嫉妒諸葛亮的才能。于是,他就暗地里盤算加害諸葛亮。他假借商議軍事為名,叫諸葛亮三天之內必須造十萬枝箭。這是“借”的起因,這是多么緊急的情況啊!
諸葛亮請魯肅幫忙,這是“借”的準備;諸葛亮請魯肅一起去取箭是“借”的高潮;最后得到了十萬支箭是“借”的結果。充滿創造力的學生,形象地設計出很有創意的“借”字。
這個課前導入的設計始終讓學生處于緊張而有興趣的思維狀態,既要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提煉的抽象思維,又要進行擴展的創造性的發散思維,進而將抽象的結果具體化為直觀的表述。這是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較為完美的結合。這樣“新”“巧”的導入設計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充分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2.設置懸念導入
指教師有意識地設置懸念,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維處于一種激活狀態,產生一種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后自然導入新課學習的一種方式。這種課前導入法,設置的懸念要做到 “精”、“新”、“奇”三個字,一下擊中學生的興奮點,促使構成學習掌握知識的意圖。
3.故事導入
指教師利用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先敘述一個與課文內容相聯系的生活實例或故事(科學發現史的典故、軼事、寓言、笑話等),以誘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活動,使學生產生學習新課興趣的一種導課方式。例如在講《女媧造人》這篇課文時,前面簡單的給學生們講了《山海經》中的幾個小故事并且配上圖片,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把抽象的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使學生接受起來更為容易。但是應該注意的是故事內容必須緊扣教材內容,宜短不宜長,能說明問題即可。適時轉入新知識的教學環節。
4.情境導入
指教師通過多媒體白板教學手段,創設出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或引發學生產生相應情感體驗的情境,使學生在欣賞或情緒感染中就勢轉入課文學習的一種導課方式。例如: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教師一開始先通過一組冬天的圖片就會把學生帶進白雪皚皚的境界,仿佛真是和作者一起漫步在濟南的冬天:那秀氣的山、澄清的水 ??,一派濟南特有的溫馨,不得不使人陶醉,令人神往。再例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導入,播放《水滸傳》主題歌:“路見不平一聲吼啊……”梁山好漢中,最能與歌詞相符的人物莫過于魯提轄了,他三拳打死鎮關西,就顯出這樣的英雄本色。同學們在主題歌的感情醞釀中自讀感知有關內容,領悟文章的精巧構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5.其他導入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對答激發熱情導入、利用課題導入法、游戲導入法、謎語導入法、歌曲繪畫導入法等等,我們可以由此及彼;有的形式相近,我們可以舉一反三。只要我們勤于動腦,肯于鉆研,新穎別致的藝術導入方法是不難設計的。
在課程改革大潮的推動下,我嘗試探索著 “課前幾分鐘導入活動”的做法,即充分利用課前幾分鐘的時間,圍繞與課堂相關的內容,借助各種手段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氣氛,學生積極配合,情緒激昂,不僅對普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大有好處,而且為課堂上學生對新知的構建生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我認為在語文教學時,把握課前幾分課前導入,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起到非常重要的意義。
[1]劉美珍.小學語文導入技巧.考試周刊。2014
[2]馬大穩.中學語文課堂的導入藝術.中學生導報2012
[3]張鳳燕.在語文教學中如何設計導語.新課程.2010
李建君,1983年8月 籍貫:遼寧本溪,女 單位:本溪市第二十四中學 郵編:117006,職稱: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