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媛
(山西省壽陽縣第一中學 山西壽陽 045400)
淺談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心理障礙與對策
周惠媛
(山西省壽陽縣第一中學 山西壽陽 045400)
本文對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心理障礙進行了科學、合理地歸類,同時結合英語教學實踐,嘗試從不同角度找出相應的對策,以期幫助中學生,尤其是英語學困生獲得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效率。
心理障礙 對策 英語
在開始教學英語時,個別教師對學生批評多、鼓勵少,誘發了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部分中學生疏遠教師,不參與任何課堂教學活動,甚至無故破壞課堂教學紀律。長此以往,這些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形成消極的學習心理,學習嚴重影響了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但是,這些心理障礙大多是暫時的,學生可以通過努力克服它。因此,研究中學生的心理機制,消除他們英語學習的心理障礙,是中學英語教師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筆者所要討論的問題。筆者對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心理障礙進行了科學、合理地歸類,同時結合英語教學實踐,嘗試從不同角度找出相應的對策,以期幫助中學生,尤其是英語學困生獲得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效率。
對于高中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心理障礙,筆者總結出以下幾種類型:
隨著英語課程知識量的增加和深度的加深,高中生的學習壓力不斷增加,加上屢次考試達不到預期目標,學生容易產生失落感,嚴重影響他們英語學習的效率。
部分高中生由于英語學習方法不當,即使比其他學生花費更多的的時間和精力,但成績仍不盡如人意。有些高中生好勝心強,總想急于求成,越著急,卻越不得法,學習效果越不理想。
一些高中生性格內向,遇事膽怯,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不能獨立解決問題,又得不到教師及時的指導,容易導致高中生認為自己天生愚笨,從而產生自卑心理,降低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如果學生不能及時排除焦慮心理,便會對英語產生恐懼心理,他們不敢正視教師,害怕上英語課,害怕教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逐漸失去英語學習的動力。
在目前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厭學心理是比較突出的問題。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導致英語成績不斷下降,開始產生厭學情緒。當這種心理形成后,高中生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甚至會討厭與英語學習有關的一切。
許多英語學困生并不是天生不適合學習語言的,而是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產生了心理障礙。因此,用恰當的方法幫助高中生克服心理障礙,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那么,如何幫助中學生克服心理障礙,重塑自信,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教育心理學表明,教學過程不但是認識過程,也是心理變化過程,而且認識的效果常取決于心理的變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高中生的心理和個性特點,考慮學生心理素質的差異,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首先,教師應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對學習的態度往往取決于他們與教師的親疏關系。因此,尊重學生,根據他們的思想、情緒及心理特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減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焦慮感,產生不斷追求、進取向上的動力。
其次,教師要根據高中生的心理特質,進行多元化教學。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鼓勵每一位學生進步,讓學生,尤其是英語學困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優化教學設計,首先要因材施教。《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因此,教師要針對每位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特點,創設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發展的教學環境,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實現各自的學習目標。
以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和學習態度等為依據,筆者把所教班級的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次為優等生,約占全班人數的15%。這個層次的學生基礎扎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接受能力較強;B層次為中等生,約占全班人數的60%。這個層次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興趣,但學習成績不穩定,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得到教師及時的幫助;C層次為學困生,約占全班人數的25%。這個層次的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不理想,英語基礎差,不善于思考,學習習慣有待改善。學生的分層并不是固定的,它會隨著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成績的波動有所改變。
精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有梯度的練習,圍繞著“學”展開一系列有效的訓練。如要求C層次的學生文章細節,回答淺顯、直接的問題,讓他們通過捕捉一些表層信息,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信心;要求B層次的學生回答難度一般的問題,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前因后果,明確文章的主題,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A層次的學生理解文章隱含的意義,了解作者的觀點和態度,分析、重組和歸納他們獲取的信息,得出自己的結論,以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這樣一來,各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學習,容易在自己的“發展區”內取得更大的突破,讓所有學生都能學有所得,享受成功的喜悅。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恰當地運用多媒體的聲、光、影視效果,可以生動、形象地把枯燥無味的英語變得鮮活有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同伴互助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以互助合作為基礎,從而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過程,這也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在合作學習中,每位學生都是學習的主人,有著同樣的歸屬感,而且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思考、互相交流、及時反饋并更正彼此的信息,可以減少英語學習的出錯率,自然而然地,焦慮感、孤獨感和自卑感也會大大降低。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高中生存在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甚至是非常復雜的。因此,教師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運用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以靈活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調動高中生,尤其是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素質,全面提高英語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