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業 王月貞
(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北邢臺 054000)
高職高專英語教研工作者激勵管理路徑初探
興 業 王月貞
(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北邢臺 054000)
激勵理論是行為科學中用于處理需要、動機和行為之間關系的核心理論。行為科學認為,人的動機來自需要,由需要確定人們的行為目標,激勵則運用于人的內心活動,激發、驅動和強化人的行為。激勵最初運用于西方的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是對公司企業員工的激勵,近些年開始運用到公共組織包括政府的人事管理中。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能使人的工作潛能得以充分釋放。美國哈佛大學詹姆斯教授在調查中發現,在一般情況下人的主觀能動性只能發揮20%-30%,如果受到充分激勵,就能發揮80%-90%。由此可見,激勵問題是組織不可忽視的重要管理問題,它決定著從業者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和工作效率,進而影響一個團隊的工作成效。
多年來,高職高專英語教研工作在改革中推進,在繼承中發展;我們的英語教研工作者在服務中奉獻,在堅守中創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從實踐看,當前工作團隊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有的能力素質不高,對新時期做好英語教研工作的創新意識不夠;有的工作作風漂浮,缺少干事動力,存在慵懶散現象等。上述問題現象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在于激勵不足。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根本在于建立完善激勵機制,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手段和措施。
一是抓好教育引導,培養正確的事業觀。當下高職高專英語教師面對很多挑戰,比如知識結構的變化、觀念的更新、教學技術的改進、新型教學手段的嘗試、師生間代溝的拉大、日益難以應付的雜事、家庭瑣事以及快節奏的工作。再加之,相比于本科院校學生,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基礎較薄弱,甚至有的學生認為今后工作中用到英語的機會也不多,喪失英語學習的興趣以至于放棄英語的學習。于是,學校部分英語教師的心理、心態與社會期望值存在不小差距,他們認為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不如專業課程受到學校和學生的重視,只把教授英語課當作“職業”,而不是當作“事業”來做。因此,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以強化理想信念和宗旨觀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崗敬業為目標,引導高職英語教研工作隊伍忠誠教育事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使之始終具有“高職英語雖然不是專業課程,但是很重要”的思想認識、“工作很光榮”的思想境界,從而消除不被重視感,克服失落感,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懷著對英語教學工作無比熱愛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全身心投入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工作中。二是抓好創先爭優,著力形成榮譽與貢獻相掛鉤的生動局面。要結合學校特點,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大力表彰和宣揚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工作崗位做出突出業績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著力形成“工作干得好,組織給榮譽”的鮮明導向,激勵廣大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工作者向先進典型看齊,爭做讓學校放心、讓學生滿意的優秀教師。
毋庸諱言,追求成長進步實現人生價值是人的主要工作動機之一。實現這樣的愿望訴求,應具備必要的能力素質和良好的崗位平臺。學校組織人事部門要積極為英語教研工作者追求進步搭建平臺,提供載體。一是提供干事成事的平臺。要堅持對高職英語教學工作者進行全方位鍛煉,特別是對年輕教師要多交任務、壓擔子,通過參與教學中心工作、大型教研會議、大型教學活動等形式,鍛煉組織協調能力;通過組織外出學習考察、開展課題調研等活動,進一步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增強創新力。二是提供學習提高的條件。近年來,英語教研工作者的素質能力水平不斷得到提高,但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英語教研工作者在英語教學理念方法改革、開拓創新意識能力等方面凸顯出不足。強化高職英語教研工作隊伍整體素質,提高教師個人的能力水平,成為加強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工作的迫切需要。基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工作創新發展和未來英語教學工作者個人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隨著“終身學習”理念的普及,英語教學工作者非常看重組織能否提供知識增長的機會,把參加再學習作為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和認可,從這個意義上講,組織英語教學工作者參加各種學習培訓,本身就是一個有效的激勵。其一,要鼓勵業余深造,加大經費支持力度,主動協調有關教育培訓機構,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推薦虛心好學的教師利用業余時間進行深造,為做好新形勢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儲備專業理論知識。其二,要根據英語教研工作者的思想和業務的現狀及需求,制定專門培訓計劃,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班,拓寬渠道,豐富內容,以輪訓、調訓的方式,有計劃、分層次開展培訓。
現代管理學理論告訴我們,人員考評是為了確定占據某一職位的人員是否確實符合要求,值得進一步提拔還是應當加以調整,其目的有兩大類:一是將考評作為決定人事提拔、調整工資或進行獎勵的依據,二是將考評作為激勵和改進人員配備的手段。由此可見,對工作人員進行科學考評,能夠產生強烈的激勵效果。其一,根本在于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根據學校全局和個人的發展目的和發展價值觀,運用發展性評價的技術與方法,采取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考評辦法,對高職英語教師的政治表現、品德修養、能力素質、工作實績、精神狀態、遵規守紀、自身形象進行全面客觀、恰如其分評價,從而了解掌握每個人的德才水平。其二,關鍵在于實施必要的獎懲措施。在對高職英語教師作出客觀評價的基礎上,為了充分發揮激勵因素的作用,應依據科學的標準建立不同水平的分級獎勵制度,避免平均主義;應根據個人所做的貢獻的大小、付出的努力多少等,給予合理、公平的獎勵,而不是依職位的高低區別對待;對于業績平庸的,在職稱評定、物質獎勵方面應給予必要的懲戒。這樣有利于調動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有助于形成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在廣大英語教研工作者心中形成“有作為才有地位,不作為難以立足”的共識。其三,落實在于堅持嚴格的監督制約。當前,監督制約機制尚不健全,大體上講,只要進入英語教研工作隊伍,基本就能“高枕無憂”,使得部分工作人員滿足于上完課走人,沒有工作改進創新的積極性,沒有工作壓力和負擔,存在混日子的現象。改變這一不利局面,要把考核評價與嚴格的監督制約相結合,靠嚴格的制度實施管理,靠嚴明的紀律進行約束,靠嚴明的獎懲鼓舞干勁,切實把考評的激勵作用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