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陳圩中學)
初中英語學法指導初探
徐佳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陳圩中學)
古人云:“授人以魚,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就我國的英語學習現狀來說,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普遍感到不好學、不會學、學不會、學不好,除了注重改革教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學法指導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應包括:開發智力、提高能力、強化動力,其終極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心理素質和語言素質,學生素質提高了,能力培養起來了,學習英語的興趣自然就濃了,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鉆勁和拼勁就會轉化成智力因素,學習動力就提高了,那么在學法指導上,英語教師要做哪些具體的工作呢?
我認為,首先的一條是:教育學生認清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激發情趣,培養堅強意志。改革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與世界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學好英語迎接國際舞臺的挑戰,成為當代有為青年的大勢所趨,正如馬克思所說:“外語是人生斗爭的武器。”因此,教師應從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積極地學習。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的素質是相當重要的
(1)教師應有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教師的口語更應流暢優美動聽,成為學生模仿的榜樣,為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語言環境。
(2)教師應使自己充當主持人的角色,創造活躍、輕松的氣氛,隨機應變,靈活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精心設計,并解決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貫穿教學過程。
(3)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了解并尊重學生,不把學生當作接納知識的容器。教師應多了解學生關心的事,如學生關心世界杯足球賽,NBA等,結合教學內容適當客串,使之為教學服務,這種對于學生有濃厚興趣和吸引力的事物,將會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化學習阻力為動力。
2.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學習更投入
如自制或發動學生共同制作圖片、錄像、錄音、投影片和課件,創造情境,使學生學習更投入。
幾乎每個學生都有這樣的抱怨:英語是學了忘,忘了學,爬上來,滑下去。在英語學習上他們感到單詞難記、語法復雜,許多學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數理化上,更有很多想放棄英語學習,這時學生最需要的是鼓勵,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意志方面的教育,要學生懂得山之所以高聳,離不開土石的支撐,海之所以博大,離不開條條江河的匯集。同樣知識的“山、海”離不開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向英語進軍也是同樣的道理,一要自覺、果斷、百折不撓;二要動口、動腦,不恥下問。在不斷磨煉自己的過程中,就會慢慢戰勝自己,當然,英語教師在幫助指導學生時不能千篇一律,只講大道理,因為大道理抽象、玄虛、枯燥,使人不易接受。老師在鼓勵學生學好時,還要因人而異,要把握住學生在性格、氣質上的差異,分別給予不同的指導,幫助他們分析差的原因,找到了糾正的措施,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對英語成績差的學生每取得一點進步,老師都應給予肯定,使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揚帆起航。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做到教學相長。
教學方法不僅指教師完成教學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學習的方法。什么樣的方法才是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呢?
1.搞好預習是英語學習的可靠鏈條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系統的預習是英語學習的有效鏈條。系統地學習結合系統地復習,是實現新舊知識連接的有效途徑,預習過的課文,學生通過其重難點的自查、自鉆、自憶脈絡清晰,上課聽講時條理性、針對性就大大加強。預習的時間上做到超前,這樣課文中的新單詞、新短語、新語言就提前輸入大腦,然后在課堂上驗證這些信息的正確性,增強使用這些信息的熟練性。這樣就比較系統地完成理論—實踐—理論,由感知到認識這一過程的循環。
2.指導學生聽好課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學生還應集中精力上好課、聽好課,聽課是由感知到認知的過渡,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高效率的聽課,學生應該做到三條。
(1)注意力高度集中。
(2)情緒高昂,氣氛和諧。
(3)聽課時帶有很強的求知欲。
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要與老師的思維始終保持一致,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勇于質疑,老師點、拔、導、引,學生則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樣的課堂師生目標明確,步調一致,配合默契,其氣氛是和諧的,學生的活動是積極的,因此,效果必然是理想的,至于課堂筆記,我的看法是,英語課筆記非常重要,不能不要,但做的過程要做到重點突出,難點醒目,疑點鮮明,真正做到寧精勿濫,課堂筆記只是學習過程中的綱,教材中的具體內容才是目,參閱筆記復習課文。
總之,初中英語學習方法的指導重在教師培養學生興趣,從正面積極地引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學習更投入到學習中。激勵學生立雄心,樹信心,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學能力。
廖芳.淺談中學英語教法與學法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1(7).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