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娜
(黃花鎮黃花小學 湖南長沙 410137)
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王安娜
(黃花鎮黃花小學 湖南長沙 410137)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自制力差、注意力極容易分散的特點。教師要善于在數學課堂的開始階段就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他們盡快把情緒穩定下來,盡快進入學習狀態。教師要做好小學數學的新課導入工作。當前小學數學課堂導入存在著忽視小學生認知方面的特征、導入方法單一、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等限制學生發展的問題。針對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應該有相應的對策,教師可以采用直入主題的方式來進行導入;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導入法來導入小學數學新課的教學;還可以在小學數學的新課導入中充分利用小學生已經掌握的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小學數學 新課 導入 問題 對策研究
我國教育長期存在灌輸式教學的錯誤理念,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低效的課堂教學不利于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轉變應試教育下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育成功的第一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小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在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多樣化的有效的課堂導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本文對小學數學新課導入進行了系統研究,分析了傳統課堂導入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對策,與各位同仁共享。[1]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一句關于教學的名言,他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第斯多惠這句名言說明了導入在教學中的巨大價值。成功的導入新課程不僅可以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和學習動機的作用,還能夠起到連接新舊知識的作用。一個有效的小學數學導入設計既可以促進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還有利于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的形成。[2]
1.好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
所謂認知沖突就是指學生在認知過程中出現的矛盾或者對立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會出現在學生所處的問題情境與原有的認知結構不相符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導入部分創設與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不相符的問題情境,學生產生了認知沖突,就會對新課的學習產生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期待,使他們對新知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及學習動力,教師就可以因勢利導,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3]
2.教師可以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環境是相對固定的,但是他們所學的知識又和他們的生活經歷息息相關。教師在進行新課導入的時候,要盡可能的把新知的學習和學生的生活情境有效聯系起來,讓學生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教師要為小學生創設一個溫馨、輕松的學習氛圍,把他們帶入到故事情境、生活情境或者游戲情境當中來,這樣的導入方式可以使小學生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3.教師的導入要結合課堂教學目標,構建起新舊知識之間的橋梁
每堂課都是有其明確的教學目標的,教師不能僅僅為了設置新奇的導入方式而導入,而應該充分考慮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通過有效的導入構建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通道,讓學生在導入中既加深了對舊知識的理解,又順利的過渡到新知的學習中來。
新的教育時期,人們的教育觀念較之以前的應試教育有了質的轉變。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關系著課堂教學活動的成敗。但是目前相當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對課堂導入不夠重視,在新課的導入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1.傳統的導入方法過于單一,難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相當一部分教師還沒有擺脫傳統教育的不良影響,仍舊采取單一的導入方式,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探究欲望不能得到充分的激發,也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特長的充分發揮,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傳統導入方式忽略了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時間把握上的欠缺使教學效果受到影響:小學階段是基礎教育的初級階段,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直觀性與可操作性,與學生的實踐活動聯系是非常密切的。但是,小學生們對那些刺激性較強的事物更容易感興趣,他們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的集中在同一事物上。如果教師在導入過程當中忽略小學生認知方面的特點,導入用時較長,就會使學生的注意力渙散,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3.傳統的課堂側重于教師的單向知識傳授,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該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明白小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在導入階段就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交流,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集中。
1.教師可以采用直入主題的方式來進行導入,即教師首先用簡潔的語言來闡述本節課的學習目的以及要求,明確的告訴學生本節新課的學習任務以及學習程序。這種開門見山的導入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帶動小學生的思維快速轉移到新的學習任務上來,使小學生明確的知道自己將要學習的內容和要求。[4]
2.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導入法來導入小學數學新課的教學。人的思維過程通常是從應付某種困難或是解決某個問題開始的,也就是說思維開始運動的起點就是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出一系列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小學生可以在強烈的求知欲望中進行探索,從而引發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5]
3.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的新課導入中充分利用小學生已經掌握的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教師的導入要以舊的數學知識作為引出新知的橋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漸進過程,由于數學新知本身就是小學生所學舊知識的一種延續和深入的發展,利用舊知引出新知的導入方法可以減輕小學生接受新知的難度、理清整體的數學思路,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新穎有效的導入方法是新課成功的關鍵。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導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新知的積極性。但是教師在新課導入過程當中要注意不能單純為了有技巧的導入而導入,而應該注重導入的目的性和有效性,通過多樣化的導入方式創設有利于探究的良好課堂氛圍,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數學思維的養成打好基礎。
[1]毛永華,馬靜.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教師,2016,(9):45-45..
[2]徐愛華.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導學,2015,(34):44.
[3]徐杭紅.導入是數學課堂的命脈[J].考試周刊,2015,(37):64-64..
[4]陳百香.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的方法與技巧研究[J].時代教育,2014,(16):238-238.
[5]戴瑩.用精彩的導入激活小學數學課堂[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31):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