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琪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培養創新人才具有深遠意義。高職教育信息化主要體現在教學信息化,也就是高職教師必須具備運用信息化的手段呈現教學內容的能力,所以高職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高職教育;教育信息化;計算機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適應信息化社會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要實現高職教育信息化,首先高職教師就必須具備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的能力。
1高職教育信息化現狀及問題
本人是高職院校的一名教師,目前我校教師的授課方式仍以PPT為主,主要是文字敘述、案例分析、圖片和視頻展示等。我校今年對全體教師進行了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總共分三期,第一期學習flash動畫制作,第二期學習PPT制作,第三期學習微課制作。通過三期的學習,我校教師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有所提高,但是相對于普通高校信息化建設的推進程度,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職業教育,在信息化建設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我國人口眾多,相應的職業教育規模龐大,信息化設備明顯配備不足。教育部對職業學校的信息化設備普查登記顯示,擁有學校自建校園網的比例為42.14%,校園網配備千兆專線的為8.35%。學生用計算機人均0.1臺,教師用計算機人均0.87臺,平均擁有多媒體教室1.82個,擁有互聯網域名的學校比例為22.69%。
(2)我國高職院校的信息化設施配備簡單且利用率低。我國職校的教育信息化設施主要包括建設校園網和通用機房,對專業化教學資源及專業實驗設備、電子閱覽室等建設較少。例如本人所在高職院校雖然擁有大型的電子閱覽室和機房,但是電子閱覽室和機房僅僅是用來上交互式英語課程和公共英語課,除了用于英語教學外幾乎不對外開放,而且電子閱覽室和機房并沒有聯網,幾乎不能作為信息化設施設備來使用。缺少信息化設施的硬件支持,教師就不能實踐和探索教學信息化,從而錯過職業教育高速發展的機遇。因此建議各高職院校在信息化設備的投入力度上應該加大,對已經建有信息化設備的高職院校應考慮增加信息化設備的利用率,為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3)高職院校對信息化建設還不夠重視。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的經費并不多,在項目層面上國家項目居多,地方配套不足,而且沒有相應的人才隊伍,也沒有成立獨立設置的信息化部門。現在雖然大部分高職院校都設有信息中心和網絡中心等部門,但是這些部門在學校的地位大多不明顯,而僅僅是一個后勤部門,主要負責處理維修一些電腦常見問題,對于學校整體信息化網絡建設和實現教育信息化并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
(4)高職教師教學信息化的能力有待提高。高職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不高,開發能力不強,教學上只是利用網絡作為信息傳送的工具。到目前為止真正成為網絡課程的并不多,且投入渠道單一,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2高職教育信息化未來發展趨勢
在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職業院校的信息化建設必將與時俱進。信息技術采用多媒體、網絡來豐富教學資源,利用可視化界面將教學過程變得生動。由于高職學生具有形象思維較好,邏輯思維較差的特點,職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難點在于如何將抽象化的知識以形象化具體化的方式教導給學生,因此,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將授課內容形象的展示出來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價值在于促進職業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信息化發展的基本目標在于以需求為動力,以應用為導向,發揮技術與教育結合的巨大潛力。
由于本人是教授《物業管理與服務》課程的,因此就舉個與物業管理相關的例子。例如在講授物業管理投訴處理的內容時,書本上雖然有列舉具體的案例,但是學生往往沒有耐心把案例從頭至尾看完,也就更不用提學生會思考怎么解決案例中提到的問題或者會思考如何處理案例中的糾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可以直接在某物業服務企業拍攝一段物業管理人員某次處理業主投訴的小視頻并在課堂上播放,勢必會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身臨其境,更能融入到角色當中去,也能更主動地學習到知識。這種教育方式更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從而達到促進教育模式轉型的效果。
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教學上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不少高職院校也是因為資金問題不得不推遲教學信息化轉型的實現,為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創新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體制、機制和模式,吸引民間資本投入職業教育的信息化建設中,有了投資后高職院校可以設計出能得到合理回報的方式,以得到更多的投資。同時政府應該制定有關政策全面啟動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的整體實力。將政策制度制定、技術設施裝備、信息資源開發、信息化人才培養和重大領域應用等納入職業教育信息化范圍,根據職業教育改革的實際需要,整體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在經費投入與質量效益方面,雖然提倡整合現有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節約成本、提高效益,但是同樣需要一定的軟件、硬件、研究和管理投入作為基礎。要以政府投入為主,地方、高職院校和社會多渠道籌措信息化建設經費。
3高職教師信息化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教育信息化是未來教學方式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如何將傳統教學模式與信息化相結合以實現教學模式轉型是所有高職教師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為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只有一個渠道,那就是任課教師擁有運用信息化技術的能力并將其使用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因此系統地對高職教師進行信息化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教師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等技術掌握,教育信息化才有可能實現。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是衡量現代教師教學素養的重要標志之一,它反映著高職院校信息化教育的發展水平。培養高職教師教學信息化的能力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在教師掌握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后,提高教育技術實踐和應用能力。比如從最初的黑板加粉筆教學,到逐漸學會教學資源的制作與應用,例如PPT制作和FLAsH動畫制作等,再到能夠利用教學平臺綜合展示和構建資源并與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互動。
(2)可以對高職教師進行教學資源設計開發能力培訓。例如我所在的高職院校就開展了教學資源設計開發能力培訓對應于制作應用階段培訓,具體內容細化為多媒體技術與教學、網絡教育資源設計與制作、教學設計等。我校每個二級學院都設置有一定數量的網絡課程,由教師自行在精品演播室錄制網絡課程,學生在對應的網站上點擊即可以進行學習。
4結語
在教育信息化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科技不能取代教師,但是教師可以掌握運用信息化技術的能力,在教學多元化發展的今天,不具備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教師慢慢將被淘汰。所以開展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對于促進高職教師深入開展教學觀念、學習各種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的軟件、提高教師信息化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面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