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的效果
譚瀅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467000)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小兒過敏性紫癜;治療效果
小兒過敏性紫癜是一種以毛細血管發生變態反應炎癥的結締組織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腫痛、皮膚紫癜、腹痛、血尿等,食物、細菌、病毒和藥物都可以誘發小兒過敏性紫癜[1]。本院對收治的66例過敏性紫癜患兒中的33例患兒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并獲得滿意效果,研究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資料,按照數字表法將患兒分成兩組,每組33例,對照組患兒男17例,女16例,年齡2~13歲,平均(5.1±1.6)歲,病程3~7 d,平均(4.6±1.5) d。治療組患兒男19例,女14例,年齡2~13歲,平均(5.1±1.6)歲;病程3~7 d,平均(4.6±1.5) d;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入院后予以常規護理,包括臥床休息、心理護理、預防感染、補充維生素,予以抗組胺的藥物、鈣劑和糖皮質激素等。
治療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中醫治療,予以患兒內服犀角地黃湯:黃芪、赤芍、丹參、墨旱蓮、仙鶴草、白茅根、柴胡、生地黃、茯苓、杜仲、蟬蛻、甘草、水牛角絲、三七粉等,根據病情加減,服至癥狀消退,1劑/d,14 d為1個療程。耳穴壓丸:在患兒的耳穴貼敷0.6 cm×0.6 cm膠布大小的王不留行籽貼,連續貼敷3個月。
治療結果
療效判定標準[2]:臨床癥狀消失,紫癜消退,沒有并發癥且無復雜情況為治愈;臨床癥狀減輕,紫癜消退且無新發紫癜為顯效;紫癜逐漸消退,一部分紫癜的顏色變淡,且無新發紫癜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改變甚至加重,有新發紫癜且尿檢呈陽性為無效。
結果:對照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明顯低于治療組,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治療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例)
討論
小兒過敏性紫癜屬于小兒常見病,會累及機體其他器官,當累及到腎臟時就會發展成小兒過敏性紫癜性腎炎,導致患兒的腎功能出現衰竭,危及生命。臨床上多采用西醫激素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臨床癥狀,但停藥后容易出現復發情況,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100.00%明顯大于對照組84.84%,表明中西醫結合改善過敏性紫癜患兒臨床更迅速,更顯著,治療效果更佳。過敏性紫癜在中醫屬于血證范疇。小兒屬于稚陰稚陽之體,氣血為充且衛外不固,外感時令之邪,六氣皆易活化,藏于皮毛肌肉間。當風熱之邪和氣血相搏時,迫血妄行,熱傷血絡,滲于皮下,溢于脈下,從而發為紫癜。中醫治療以涼血清熱為主,耳穴壓丸為輔,從而達到免疫、抗過敏效果。治療組患兒服用的犀角地黃湯中的水牛角絲清心、止血、涼血;生地黃、赤芍祛瘀止痛、養陰清熱;黃芪益氣攝血、利水退腫;白茅根、三七涼血止血、利尿解毒;丹參可活血祛瘀;杜仲可以強筋骨、補肝腎,且具抗病毒、擴張血管作用;柴胡可以疏肝升陽、和解表里;蟬蛻既可以清熱定驚、還具通絡平肝、熄風功效[3]。諸藥配合服用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具清心安神、涼血止血、益氣安神、散瘀止痛等作用,可改善患兒臨床癥狀。配合耳穴壓丸治療,耳是宗脈所聚之處,當機體內臟器官發病時會在耳郭相應的部位出現壓痛感,而對耳穴進行按壓,是借助機械刺激,使其產生電生理及電化學的變化,從而達到營衛調和、抗過敏的目的。
綜上所述,小兒過敏性紫癜在西醫護理上結合中醫治療,可促進患兒及早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蕊.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30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9):66-67.
[2]邱兆丹.小兒過敏性紫癜中西醫結合護理體會[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2):400-401.
[3]徐雅南.小兒過敏性紫癜的護理措施[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2,34(4):164-165.
(收稿日期2015-05-25)